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陈彬彬

新医学 ›› 2011, Vol. 42 ›› Issue (12) : 823.

新医学 ›› 2011, Vol. 42 ›› Issue (12) : 823.
论著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 陈彬彬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结果:21例中6例(28%)既往有肺源性心脏病史;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伴恶心、呕吐、腹胀,12例检测D-二聚体均升高,19例腹部透视均有肠管积气,其中14例有阶梯状液平面,17例B超有腹腔积液。2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用FOGATY管取栓并尽量保留有生机的肠管组织18例,3例术前行腹腔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置管于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入罂粟碱,保留至术后,并进行造影复查。术后依据凝血功能皮下适量注射肝素。治愈9例,院内死亡7例,并发肠瘘4例,转院及失访1例。随访出现短肠综合征6例。结论: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治疗以手术为主,合理的术中处理可预防术后短肠综合征。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彬彬.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J]. 新医学, 2011, 42(12): 823

438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