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表1 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组 别 | 例数 | 性别构成[例(%)] | 年龄(岁) | 发病至救治时间(h) | 血肿量(ml) | |
---|---|---|---|---|---|---|
男 | 女 | |||||
观察A组 | 45 | 24(53) | 21(47) | 57.02±6.34 | 3.20±0.41 | 48.33±5.24 |
观察B组 | 30 | 15(50) | 15(50) | 56.89±6.52 | 3.12±0.38 | 48.17±5.32 |
对照组 | 15 | 7(47) | 8(53) | 56.94±6.47 | 3.18±0.45 | 48.76±5.65 |
χ2/F值 | 0.222 | 0.004 | 0.353 | 0.062 | ||
P值 | 0.895 | 0.996 | 0.704 | 0.940 |
二、 治疗方法
1. 观察A组
2. 观察B组
3. 对照组
4. 术后处理
三、观察内容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
组 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
观察A组 | 45 | 13(29) | 17(38) | 12(27) | 3(7) |
观察B组 | 30 | 8(27) | 16(53) | 3(10) | 3(10) |
对照组 | 15 | 3(20) | 5(33) | 3(20) | 4(27) |
二、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比较
表3 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比较($\bar{x}±s$) 单位:分 |
时 间 | 观察A组 (45例) | 观察B组 (30例) | 对照组 (15例) |
---|---|---|---|
术前 | 15.13±2.25ab | 15.10±2.32b | 15.07±2.23 |
术后7 d | 10.19±1.87ab | 10.20±1.65b | 13.31±1.85 |
术后14 d | 7.74±1.35ab | 7.92±1.37b | 10.33±1.64 |
术后28 d | 4.90±0.86ab | 4.98±0.75b | 7.15±0.92 |
注:与观察B组比较,aP < 0.05;与对照组比较,bP < 0.05 |
三、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情况比较
表4 3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情况比较[例(%)] |
组 别 | 例数 | 电解质紊乱 | 脑血管痉挛 | 脑积水 | 颅内感染 | 总发生 | 再出血 |
---|---|---|---|---|---|---|---|
观察A组 | 45 | 1(2) | 2(4) | 0(0) | 0(0) | 3(7)a | 2(4)b |
观察B组 | 30 | 3(10) | 2(7) | 2(7) | 1(3) | 8(27) | 6(20) |
对照组 | 15 | 1(7) | 1(7) | 0(0) | 2(13) | 4(27) | 4(27) |
χ2值 | 6.480 | 6.538 | |||||
P值 | 0.039 | 0.038 |
注:与观察B组比较,aP < 0.017;与对照组比较,bP < 0.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