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术中并发症的评估及防控。由于AE患者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血管扩张与收缩障碍,存在低血容量反应的病变基础,易出现低血压风险
[14]。在进行AE免疫吸附治疗时,需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加强病情的动态观察,密切关注治疗过程中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治疗开始时,每10 min测量1次血压,连续测量3次,维持收缩压≥110 mmHg(1 mmHg=0.133 kPa),生命体征稳定后每20~30 min测1次血压
[12],在免疫吸附治疗前维持收缩压≥110 mmHg,可有效减少术中发生低血压
[14]。在免疫吸附治疗中,溶血破膜是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浆分离器中跨膜压过高
[12],导致红细胞吸附到纤维膜上破膜,可能与治疗过程中血液出路不通畅或有血块堵塞有关。术中应确保吸附管路的通畅以及动静脉压平衡和血流流速的稳定。防止跨膜压过高导致破膜溶血,主要策略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设置合理的分浆速率,全血流速设定为80~120 mL/min,分浆速率控制在20~30 mL/min,血液泵与血浆泵的泵速比不超过30%,以25%为宜,对跨膜压进行动态监测,维持跨膜压< 50 mmHg
[14]。②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行监测
[15],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进行凝血状态评估、抗凝药物的选择以及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③优化体位管理,体位的改变可能会引起跨膜压力的波动,特别是体位的调整若导致管路弯曲或打折,可能会导致跨膜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引发膜破裂。在进行血液吸附治疗时,体位调整的适宜时机应选择在“洗脱-平衡-再预冲”阶段
[12],以避免在血浆引出和回输过程中发生破膜。③多维度症状的管理,AE因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癫痫发作、言语及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需实施个体化护理
[3]。术前采用标准化评估量表筛查高危症状,结合约束保护与镇静药物干预
[16],以确保免疫吸附治疗顺利开展,保障患者的安全
[17]。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和指脉氧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的发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