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黄耀宁;莫晓能

新医学 ›› 2013, Vol. 44 ›› Issue (5) : 311.

新医学 ›› 2013, Vol. 44 ›› Issue (5) : 311.
临床研究论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 黄耀宁;莫晓能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RP(hs-CR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8例COPD患者分为单纯COPD 组(A组,31例),COPD并发代偿期肺心病组(B组,35例),COPD并发失代偿期肺心病组(C组,32例)。检测三组及C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结果:三组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依次为:C组>B组>A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为鉴别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动态观察hs-CRP和NT-proBNP的水平变化对评价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黄耀宁;莫晓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 新医学, 2013, 44(5): 311

450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