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如括约肌成形术、人工肛门括约肌植入术、结肠造口术、神经调节术[会阴部神经调节术、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注射生物材料或干细胞可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治疗。这些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效且有进一步治疗意愿的患者。括约肌成形术主要应用于客观评估存在肛门括约肌损伤,同时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经过11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37%经括约肌成形术治疗的大便失禁患者有极好或良好的结果,即大便失禁发作频率< 1次/月;23%的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即和术前相比发作次数减少了50%
[41]。对括约肌缺损患者,骶神经刺激不能替代括约肌成形术
[42]。骶神经调控术主要用于无括约肌损伤的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325例接受永久性骶神经调控术的患者,治疗后每3周的大便失禁次数从(16.1±14.5)次减少到(3.0 ±3.7)次(
P < 0.001);平均随访7.1年,SNM可以维持52.7%大便失禁患者的长期疗效
[43]。结肠造口主要适用于严重大便失禁且对其他治疗方式无效的患者。透明质酸右旋体凝胶(nonanimal stabilized hyaluronic acid/dextranomer,NASHA Dx)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的黏膜下注射药物
[6]。一项在美国和欧洲开展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纳入206例大便失禁患者,其中接受黏膜下注射治疗的大便失禁患者中,有71例患者(52%)大便失禁发作次数减少至少一半
[44]。采用自体骨骼肌衍生细胞(skeletal muscle-derived cell,SMDC)或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肛门外括约肌的治疗方式也可能改善大便失禁
[45],但在不同研究中的异质性较大,需进一步研究确定细胞治疗的适应证、标准化的细胞制备和保存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