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政策指南
出版伦理
专刊与征文
脑科学
过敏性疾病诊疗
甲状腺疾病诊疗
规范体重管理
睡眠医学
神经发育障碍与神经多样性
儿童疾病与健康管理
期刊订阅
百家讲坛
过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8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10
全选
|
查房选录
Select
腰部酸痛、血尿、猝死
徐莹钧
. 2008, 39(1):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述评
Select
子宫内膜异位症
谢洪哲;郭 煦
. 2008, 39(1):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专题讨论
Select
肾脏疾病及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魏宇森;廖玉华
. 2008, 39(1):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曾武涛;谭健秋
. 2008, 39(1):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
覃有根
. 2008, 39(1):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附87例报告
陈幼明;朱建芸;李建国;江元森
. 2008, 39(1):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重肝)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记录87例慢重肝患者(A组)在应用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并与94例行血浆置换联合内科综合治疗的慢重肝患者(B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改善100%(87/87),低钾血症复常率为80%(33/41)、低钠血症复常率为93%(27/29),肝性脑病清醒率55%(12/22);B组则相应为48%(45/94)、7%(3/42)、7%(2/30)和20%(5/25),2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近期有效率、近期生存率分别为80%、48%,B组为47%、3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良反应以血浆过敏反应为主,均未发生低血压、肺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及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可有效纠正慢重肝患者的电解质紊乱,保持内环境平衡,且能提高其近期生存率和肝性脑病清醒率,可作为治疗慢重肝的主要方法。
Select
鼻咽癌患者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建立
李梦军;李德栋; 谭洪文
. 2008, 39(1):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分析鼻咽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3例完整的鼻咽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选择10个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出预后指数方程,并根据预后指数分组预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脑神经损伤及颅底骨质破坏与生存率有关(P﹤0.05),预后指数方程为:预后指数=(0.509×临床分期)+(0.628×脑神经损伤)+(0.793×颅底骨质破坏)。按照预后指数大小将病例分为低度、中度、高度危险组3组,3组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88%、69%,6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2%、10%、2%,3组患者的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x比例风险模型能反映预后及预测患者的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Select
小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附42例分析
冷秀玉;曾武涛;黄润莲;刘东红;杨 波;陈国伟
. 2008, 39(1):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小剂量辛伐他汀(10 mg)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10 mg组21例, 辛伐他汀10 mg/d;20 mg组21例,辛伐他汀20 mg/d,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肱动脉血管内皮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dilation,NMD),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后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F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2组间FMD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FMD的改善程度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2组治疗前、后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10 mg、20 mg均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于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水平不太高甚至偏低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较小剂量的他汀类调脂药,以发挥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非调脂作用,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预后。
Select
儿童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温度对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形态的影响
陈美莲;林玉辉;林桂真;黄仁魏;茹熠波;梁宁宁;郑永江
. 2008, 39(1):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儿童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样本分成3组,分别置室温下1小时组、置4℃冰箱中24小时、置室温25℃ 24小时,再用瑞氏-姬姆萨染色,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的形态,分别计数200个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观察形态异常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结果:室温放置1小时的外周血标本形态学异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0~0.040(0.005);4℃放置24小时相应为0~0.080(0.017),室温放置24小时相应为0.01~0.440(0.131)。结论:放置时间与温度对外周血标本中性分叶核细胞有明显影响,因此,观察外周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学应在1小时内,以免导致误诊。
Select
下颌骨外板截除术与下颌角全层截骨术用于下颌角肥大整形
——附12例报告
欧阳春;郭 栋;黄胜华;胡 瑛;于国中
. 2008, 39(1): 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下颌骨外板截除术与下颌角全层截骨术用于下颌角肥大整形的疗效。方法:因美容需要而要求进行下颌角整形手术患者12例,术前根据头颅X线正侧位片、下颌骨CT及三维重建检查对患者的下颌骨形态进行分析,并征求患者求美需要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其中采用下颌骨外板截除术9例,下颌骨外板截除术加下颌角全层截骨术3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100~150 mL,手术时间2~2.5小时。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下唇麻木的现象,均在2个月内自行恢复。经过3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面部轮廓明显改观,下面部宽度明显缩小,下颌角角度变小,颏中线无偏移,咬合关系正常,疗效明显。结论:通过术前CT加三维重建检查结合患者自身要求,选用下颌骨外板截除术或结合下颌角全层截骨术,对下颌角肥大有较好的疗效。
Select
用自制吊带行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例
袁源湖;徐 辉;邹晓峰;肖日海 ;伍耿青;王晓宁;吴玉婷;龙大治;刘佛林;刘 敏; 杨 军
. 2008, 39(1): 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吊带系统行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网状疝气补片自制TVT-O吊带,施行TVT-O手术治疗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尿失禁消失5例,咳嗽增加腹压后偶有尿液溢出1例。术后1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指标,均无剩余尿;腹腔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s,ALPP)119(106~142)cmH2O,与术前[32(12~57) c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均无排尿困难,亦无尿失禁。结论:应用自制吊带系统行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186例分析
刘凤恩;谢斌辉;王小农;何 晓
. 2008, 39(1):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提高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疗效及预防其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18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和Hassab术。其中死亡6例(3.2%),死于消化道大出血3例、腹腔内出血2例、肝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共有42例(23.3%)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胸腔积液7例、大量腹水7例、消化道出血6例、腹腔内出血5例、膈下积液4例、肝性昏迷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肺部感染2例、肝肾综合征2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感染l例。均予相应治疗治愈。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并发症者中年龄大、肝功能差、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大于35 cmH2O的患者居多。随访12~36个月,出现再出血5例(2.7%),均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患者情况稳定。结论: 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确切,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年龄大、肝功能差、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大于35 cmH2O的患者应慎行之,术者应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并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化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Select
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附25例报告
覃智标;湛海伦;姚 灿;毕革文;李 峰
. 2008, 39(1): 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离断性肾盂成形手术治疗2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150分钟,中位时间135分钟,术中出血量15~40 mL,平均20 mL,住院时间5~8日,平均6日。术后3个月复查B超,肾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术后半年,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均未见梗阻、狭窄。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Select
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53例
宋永达;苟胜伟
. 2008, 39(1): 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同息通)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跟骨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曲安奈德40 mg加2%利多卡因1 mL混合后行局部痛点注射,对照组则予泼尼松龙25 mg加2%利多卡因1 mL混合后行局部痛点注射;均为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疗效,并对患者随访1年以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获随访1年,治疗组经随访的52例中3例(6%)复发,对照组经随访的44例中6例(14%)复发,2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论文验证
Select
对“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变应性鼻炎62例疗效观察”一文的验证
王燕霞
. 2008, 39(1): 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附64例报告
张新荣
. 2008, 39(1): 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经验
Select
胃肠起搏联合依帕司他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王雪琴;王亚民;苏桂蓉 ;金 艳;李玉明
. 2008, 39(1): 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40例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同时采用以下治疗:①胃肠起搏治疗,起搏频率为3次/分,逐渐调节幅值强度至以腹部贴电极处皮肤有轻微针刺感或灼热感为宜,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为期3个月;②口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每次50 mg,每日3次,共3个月。对照组同时采用以下治疗:口服莫沙必利每次10 mg ,每日3次,连服3个月。于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肠起搏联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比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疗效好。
Select
低分子量肝素与肝素钠用于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附40例报告
王 蕤;彭红霞
. 2008, 39(1): 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治疗,肝素钠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钠治疗,低分子量肝素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对照组、肝素钠组、低分子量肝素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1%、70%、80%,后2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为P<0.01);而肝素钠组与低分子量肝素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钠组有出血倾向2例,血小板明显下降1例,消化道及鼻出血各1例,另2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显示,低分子量肝素与肝素钠用于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均有效,但前者优于后者,其使用方法简单、安全,用药期间无需监测凝血功能,出血等不良反应少。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
Select
症似因不同 治疗各有异
——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教训
闫荣军
. 2008, 39(1):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皮肤疼痛是表象 神经卡压是病因
——1例神经鞘瘤误诊为肋软骨炎的教训
闫荣军
. 2008, 39(1):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血便原因多多 直肠指检明因
——1例直肠癌误诊为痔疮的教训
闫荣军
. 2008, 39(1):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喘息发作相似 彻查病因不同
——1例癔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赵云峰;林 勇
. 2008, 39(1): 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腹泻原因多 诊断需鉴别
——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教训
闫荣军
. 2008, 39(1): 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腹痛是表 过敏是因
——1例小儿急性荨麻疹误诊为急性胃炎的教训
闫荣军
. 2008, 39(1): 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急诊之窗
Select
恙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杨绍基
. 2008, 39(1):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用药
Select
短期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状
彭仲祥;薄艳丽;李爱华
. 2008, 39(1): 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可出现血清T3水平显著降低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而甲状腺激素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及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为此,近年有学者对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短期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该文就近年有关研究的概况作一简介,以供临床参考。
进修讲坛
Select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治
李小毛;杨越波;叶敏娟
. 2008, 39(1): 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长廊
Selec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孙 瑾
. 2008, 39(1):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讲座
Select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儿科疾病(12)
吴梓梁
. 2008, 39(1):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生手记
Select
口服阿昔洛韦致全身关节疼痛1例
李兆武;李亚芳
. 2008, 39(1): 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技术与临床
Select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上)
孙艳虹;姜 傥
. 2008, 39(1): 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生手记
Select
肌内注射穿心莲引起肌肉痉挛、抽搐、尿失禁1例
李秉丽
. 2008, 39(1): 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西医荟萃
Select
曲安奈德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瘫痪75例疗效观察
吕桂芬
. 2008, 39(1):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135例特发性面神经瘫痪(面瘫)患者分为曲安奈德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组(治疗组)75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于翳风、下关、听宫穴,同时予针刺患侧太阳、阳白、地仓、颊车、四白、合谷穴治疗。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及针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笔者认为,曲安奈德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良好。
医学争鸣
Select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概述
刘思纯;张 敏
. 2008, 39(1): 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生手记
Select
贞芪扶正颗粒致药疹1例
梁艳春
. 2008, 39(1):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纠纷与对策
Select
论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的维权及证据保全
孔志学
. 2008, 39(1):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医疗纠纷中,医患之间作为一种法律关系,无论是属于平等的民事法律医疗服务合同的关系,或属于强制诊疗关系,都必须是由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双方构成的。从法律关系上讲,双方都存在彼此侵犯对方权利的可能;从法律追求公平价值的角度上理解,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面前都应该得到维护。该文论述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的维权及证据保全等问题,以维护医疗机构的合法利益,同时也可以让患者从法律关系相对的一方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医疗纠纷。
综述
Select
心率震荡现象和影响因素及其对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测意义
王歆月;张颖轩
. 2008, 39(1): 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心率震荡是指心脏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短暂的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该现象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是评判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危险度的新方法,对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高危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该文对心率震荡现象的概念、测量、计算方法、相关机制﹑影响因素及对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测意义做了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实践荟萃
Select
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溶栓成功1例
王少雄;王士国
. 2008, 39(1): 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会议简介
Select
中华医学会第9次全国超声医学暨国际心血管影像学学术会议简介
张 波;郑荣琴
. 2008, 39(1): 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众力合为,努力开创男科学事业的新局面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8次全国学术会议简介
高 勇;孙祥宙
. 2008, 39(1):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Services
期刊基本信息
(月刊,1969年创刊)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
中山大学
承 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出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期刊中心《新医学》编
辑部
荣誉主编:
陈规划
编委会主任:
戎利民
主 编:
杨钦泰
副主编:
郭云蔚
编辑部主任:
王景周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