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政策指南
出版伦理
专刊与征文
脑科学
过敏性疾病诊疗
甲状腺疾病诊疗
规范体重管理
睡眠医学
神经发育障碍与神经多样性
儿童疾病与健康管理
期刊订阅
百家讲坛
过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0年, 第4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06-10
全选
|
述评
Select
常见导致中期妊娠胎儿丢失疾病的诊治
刘梅兰;张建平
. 2010, 41(6): 3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胎儿丢失指胎儿畸形、胎死宫内、有生机儿的丢失。该文阐述了中期妊娠胎儿丢失的病因,并对血栓前状态、子宫畸形、子宫颈机能不全等常见导致中期妊娠胎儿丢失疾病的诊治进行介绍。
查房选录
Select
头痛、发热、阵发性抽搐——查房选录(336)
刘清岳;刘丽娟
. 2010, 41(6): 3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肾癌组织中BHD、RASSF1A、SPINT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研究
郑伏甫;戴宇平;徐理华;邓春华;郑克立
. 2010, 41(6): 3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肾癌组织中伯特-霍格-杜贝(BHD)、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1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NT)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肾癌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肾肿瘤组织标本24例,其中透明细胞癌19例、错构瘤2例、癌旁组织3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其BHD、RASSF1A、SPINT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19例透明细胞癌同时检出3种抑癌基因甲基化3例,2种抑癌基因甲基化9例,1种抑癌基因甲基化7例。2例错构瘤中检出1种抑癌基因甲基化1例,3例癌旁组织中检出2种抑癌基因甲基化1例。检出BHD基因甲基化9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检出RASSF1A基因甲基化8例,其中透明细胞癌7例,癌旁组织1例。检出SPINT2基因甲基化20例,其中透明细胞癌18例,错构瘤1例,癌旁组织1例。结论:肾癌组织中BHD、RASSF1A、SPINT2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状态,抑癌基因甲基化可能在肾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Select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附57例报告
宋伟峰;黄湛镰;林潮双
. 2010, 41(6): 3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5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阴性组(阴性组,12例)和HBeAg阳性组(阳性组,45例),均予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24周,于治疗0、4、8、12、16、24周时检查HBV DNA、ALT水平,于0、12及24周检查HBeAg及HBeAb。分析上述时点两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V DNA下降速度,并分析影响病毒早期应答的因素。结果:阴性组治疗4、8、12、16、24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5%、42%、50%、67%及75%;24周时ALT复常率为83%。阳性组治疗4、8、12、16、24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0、7%、13%、27%及53%;2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27%及76%。两组HBV DNA水平均在前4周下降最明显,其后下降速度减慢,维持在较低水平。HBV DNA阴转者的基线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未阴转者(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HBV DNA的复制,并在早期(4~8周)将HBV DNA抑制到较低的水平,促进ALT恢复正常;基线HBV DNA水平是影响其24周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
Select
赖诺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范耀东;丁 娜;阚建英;赵连余
. 2010, 41(6): 3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DHF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钙拮抗药、排钾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赖诺普利(5~10 mg/d)和螺内酯(20 mg/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钠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环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Ea/Aa、E/Ea、肺静脉舒张晚期逆行血流峰值(PVF-A)、左心房内径(LAD)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等,随访1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增加,E峰、PVF-A、E/Ea、脑钠肽降低,Ea及Ea/Aa升高(P<0.01或0.05),治疗组组治疗后LAD缩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LAD、Ea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赖诺普利、螺内酯能更明显改善DHF患者的舒张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
Select
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高渝峰;史 晶;刘 青;黄 澎;曾润生
. 2010, 41(6): 3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与IL-6的影响。方法: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及对照组(15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氨溴索20 mg/(kg·d)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连续治疗3 d。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外周血血清TNF-α与IL-6水平,同时行肺损伤评分(LIS)评价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LIS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可抑制TNF-α、IL-6的表达,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Select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IGF-1和IGF-1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 伟;李 军;吴荣佩;李晓飞
. 2010, 41(6): 3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IGF-1受体(IGF-1R)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及IGF-1R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IGF-1 mRNA和IGF-1R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在相应癌旁组织中均为80%。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IGF-1 mRNA和IGF-1R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0.42±0.05、0.38±0.02,对应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05±0.01和0.06±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AJCC分期越高,IGF-1、IGF-1R水平越高(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普遍表达IGF-1和IGF-1R基因,其中肾透明细胞癌存在IGF-1和IGF-1R高表达;IGF-1和IGF-1R与肾透明细胞癌密切相关,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进展。
Select
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麻醉处理
李颖芬;温晓晖;黄肇敏;余 革
. 2010, 41(6): 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围麻醉期策略和麻醉处理方案。方法: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患者13例,经抗炎、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后,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分别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术,部分患者加行外科瘘口修复术,麻醉中根据病例的不同特点,采用个性化的通气策略,监测麻醉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平稳渡过麻醉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9) min,苏醒时间(10±3) min。所有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良好。结论: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患者在麻醉中进行针对性的通气治疗,可取得较好麻醉效果。
Select
P53、P16、PTEN、hMLH1蛋白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关系
张 颖;王庆一;梁艳红;陈海玲
. 2010, 41(6): 3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P53、P16、PTEN和hMLH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癌变组)、1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腺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不典型增生组)和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症组)手术切除的相关组织中P16、P53、PTEN和hMLH1蛋白的表达,比较3组的阳性表达率。结果:P53蛋白在异位症组、不典型增生组和癌变组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而P16、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逐渐降低;在癌变组中,P16与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以及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375,P<0.05;r=0.527,P<0.01;r=0.425,P<0.05)。P53与P16、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412,P<0.05;r=-0.572,P<0.01;r=-0.510,P<0.01)。结论:P53、P16、PTEN和hMLH1蛋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中存在异常表达,4种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Select
超声吸引刀结合单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附251例报告
刘文斌;许戈良;荚卫东;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余继海;王 伟
. 2010, 41(6): 3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刀 (CUSA) 结合单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1例需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中运用CUSA结合电凝 (CUSA组) 95例,运用钳夹法 (CC组) 15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C组相比,CUSA组肝门阻断率低、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CUSA组患者术后ALT、总胆红素水平较CC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CUSA结合单极电凝行肝脏切除对肝组织损害轻,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不增加,不足之处是手术时间延长。
Select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附60例报告
连宁芳;陈公平;林其昌;王碧瑛;黄东煜
. 2010, 41(6): 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筛选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0例(老年重症组)、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34例(老年非重症组)、非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例(非老年重症组)、非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21例(非老年非重症组),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活性。结果: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比老年非重症组明显下降(P均<0.01)。非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及NK细胞活性均低于非老年非重症组(P<0.05或0.01)。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8+均低于非老年重症组(P均<0.05)。老年非重症组与非老年非重症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非重症肺炎患者下降,其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更明显。免疫功能减退可能是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原因之一。
Select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惠 俐;徐士亮;陈元良;李 平;程宁新
. 2010, 41(6): 3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瘢痕,术后1~7 d即进行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电子射线的剂量为3 GY/次,5次;或2 GY/次,8~10次,总剂量15~20 GY;γ射线的剂量为5~6 GY/次,2~3次;总剂量15~20 GY),放射治疗结束、切口拆线后1周内开始用硅凝胶膜贴敷,每日至少贴敷12 h以上,连续1~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357例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经综合治疗后痊愈241例(192/49),占67.5%;显效74例(48/26),占20.7%;有效23例(14/9),占6.5%;无效19例(11/8),占5.3%;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例(2.0%)出现放射性损伤,创面发生溃疡,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瘢痕未复发;315例(88.2%)患者治疗部位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自然消失。结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硅凝胶膜贴敷综合治疗皮肤病理性瘢痕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Select
进展性卒中相关预测因素的临床分析
刘国斌;林绍鹏;林珮仪
. 2010, 41(6): 3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发病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收集37例进展性卒中与同期住院的37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入院后24 h内发热情况、入院次日空腹血糖和纤维蛋白原结果行对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有TIA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者比例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内发热和入院次日空腹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内发热以及入院次日空腹血糖为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早期发热和血糖升高可能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提示两者可作为进展性卒中发病的相关预测因素。
Select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5例临床分析
范毅敏;覃丽君;张红珊;檀卫平
. 2010, 41(6): 3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HN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儿均为学龄期儿童,经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确诊HNL,临床表现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有肝、脾肿大及皮疹,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减少及ESR增快,同时有多种病原体及自身抗体阳性6例,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所有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随访10例,预后良好8例,复发1例,发展为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HNL临床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可能为多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确诊依靠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病情缓解后仍应坚持长期随访。
Select
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翟羽东;邹希珍
. 2010, 41(6): 3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骶管冲击疗法采用药物为曲安奈德注射液40~80 mg、2%利多卡因20 ml,加入生理盐水150~200 ml,每周1次, 1 d后则根据腰椎有无后关节紊乱或力学失衡表现,分别选用斜搬法、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1次,其他时间则用腰背部松弛手法治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结果:512例中行1个疗程者的优良率为83.3%,行2个疗程者为92.4%,行3个疗程者为95.4%,总优良率为90.4%。结论:骶管冲击疗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根据患者情况在安全范围内适当地增加治疗疗程,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Select
瑜伽姿势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李 海;尚艳华;钟惠雅;江丽丽
. 2010, 41(6): 3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瑜伽姿势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研究设计的瑜伽姿势练习。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CRMDQ)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8.8±2.02,情感项评分7.8±2.64,总分16.63±3.51,CRMDQ评分14.0±3.51;对照组PRI感觉项评分9.3±2.14,情感项评分8.3±2.71,总分17.63±3.11,CRMDQ评分13.8±3.29;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3.2±1.16,情感项评分2.46±1.59,总分5.7±2.60,CRMDQ评分4.6±2.23;对照组PRI感觉项评分5.5±2.56,情感项评分5.2±2.00,总分10.7±3.51,CRMDQ评分8.37±3.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RI感觉项评分、CRM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定的瑜伽姿势训练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治疗,能对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产生有利的影响。
Select
心理疏导辅助治疗伴有焦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陈小燕;闫 峻;裴继华;夏宣平;郑君杰;薛战雄
. 2010, 41(6): 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辅助治疗伴焦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的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20 mg/次,每日2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心理疏导,疗程为8周。应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级及SAS的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86%,对照组分别为27%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有助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GERD患者。
Select
剂量奥美拉唑对老年胃体溃疡并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
阳建会
. 2010, 41(6): 4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老年胃体溃疡并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探讨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方法。方法:95例老年性胃体溃疡并出血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予静脉注射大剂量奥美拉唑40 mg,每6 h一次,治疗3 d,后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传统组(47例)予静脉注射标准剂量奥美拉唑40 mg,每12 h一次,治疗3 d,后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远期再出血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传统组3 d内再出血率分别为6%(3/48)、19%(9/47);7 d内再出血率分别为25%(12/48)、45%(21/47);14 d内再出血率分别为10%(5/48)、30%(14/47);28 d再出血率治疗组为0,传统组为4%(2/47),两组3、7、14、28 d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周后治疗组溃疡愈合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胃体溃疡并出血的近期、远期再出血率明显降低,提示该方法可作为老年性胃体溃疡并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病例报告
Select
青年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例
雷 弋;陈勃江;刘 丹;郭 娜;蒲 蓉;陈文彬;李为民
. 2010, 41(6): 4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肺癌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少有青少年发病的报道。该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青年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青年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及不同年龄、性别肺癌患者在临床、影像学、肿瘤病理等方面的区别。
新技术与临床
Select
心率变异性分析临床应用研究近况
陈洪波;刘仁光
. 2010, 41(6): 4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临床公认的无创性自主神经评价方法。近年来心率变异性分析临床应用研究已从心肌梗死、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研究扩展到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该文就心率变异分析临床应用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综述
Select
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
王恕同;赖佳明;陈大伟
. 2010, 41(6): 4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肝硬化时肝脏解剖结构的改变和生理功能的异常,使体内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产生严重障碍,对其营养支持也成为相当复杂的难题。而当肝硬化患者接受肝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伤加剧了机体代谢的紊乱,明显增加了术后营养治疗的困难,影响了患者的临床预后。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对肝硬化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尤为重要。该文就肝硬化及肝硬化肝切除术后的代谢特点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其影响作一综述。
Select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疗进展
农文清
. 2010, 41(6): 4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CIN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即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的系列变化,各级CIN均有发展为浸润癌的趋向。对CIN及时、合理的诊治是阻断其癌变的有力措施。该文就CIN的诊疗状况作一综述。
Select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TIMP-1比例失衡与支气管哮喘
杨增建;王 红;李雪峰
. 2010, 41(6): 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是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一组锌离子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几乎能降解构成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其中MMP-9与哮喘的关系最密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家族(TIMPs)是MMPs天然的内源性抑制因子,TIMP-1是TIMPs中活性最强并能特异性抑制MMP-9的活性。MMP-9/TIMP-1的动态平衡被视为反映气道组织破坏和修复的标志。
医生手记
Select
急性心肌梗死伴J波合并心室颤动1例
席连英;田 军;刘 琴
. 2010, 41(6): 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联合应用达肝素钠、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1例
孙海峰;金翠香;宋义燕
. 2010, 41(6): 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Services
期刊基本信息
(月刊,1969年创刊)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
中山大学
承 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出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期刊中心《新医学》编
辑部
荣誉主编:
陈规划
编委会主任:
戎利民
主 编:
杨钦泰
副主编:
郭云蔚
编辑部主任:
王景周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