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政策指南
出版伦理
专刊与征文
脑科学
过敏性疾病诊疗
甲状腺疾病诊疗
规范体重管理
睡眠医学
神经发育障碍与神经多样性
儿童疾病与健康管理
期刊订阅
百家讲坛
过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1年, 第4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05-10
全选
|
述评
Select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外科治疗现状
陈艳妮;高文庆;陈会林;江 滨
. 2011, 42(5): 2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STC)症状顽固,治疗困难。术前评估对手术疗效影响很大,手术治疗方式存在争议。外科医师应该充分认识患者手术的目的,设计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案。既解决患者便秘症状,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有部分功能的结肠,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是STC外科治疗的方向。该文对STC的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疗效、手术难题等作一介绍。
查房选录
Select
癫痫持续状态、右顶叶脑出血
——查房选录(347)
任永富;李保华
. 2011, 42(5): 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26岁。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10 h于2009年6月5日入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患者于当日上午11时突发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头部后仰、两眼向上凝视,伴有喉部发声,接着先后出现左上肢、右上肢和全身肌肉的强直阵挛发作,伴有小便失禁,发作持续5~7 min后停止。在某诊所静脉注射地西泮20 mg后,仍然有肌肉抽搐发作,遂急来我院就诊,途中又出现强直阵挛发作2次,意识一直不清楚,急诊CT示右顶叶脑出血。入院后给予地西泮5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按10 ml/h持续泵入后约10 min,肌肉抽搐未再发作,此时距起病已有2 h,此后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无呕吐,呼吸、血压平稳。患者发病前无头痛、呕吐、发热;病前2周内无感冒样症状,无口唇疱疹史;既往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年,一直间断口服舒必利治疗,病情控制尚可,生活能自理;否认有糖尿病史、心脏病史、脑部外伤史、肝病及肾脏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论著
Select
中国南方地区乙肝肝衰竭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彭 亮;刘 静;高志良
. 2011, 42(5): 2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初步分析中国南方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导致的肝衰竭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6月诊断为乙肝肝衰竭的87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死率,真菌感染的种类、部位等。分析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白细胞减少、侵入性操作与检查、人工肝治疗、病情轻重等因素的关系。观察检出真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度。结果:876例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138例,病死率为65.2%(90/138);未合并真菌感染者病死率为50.3%(371/73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医院内真菌感染未得到控制者病死率为75.9%,明显高于治愈者的病死率(47.1%),P<0.01。检出真菌中,最常见的是假丝酵母菌属的白假丝酵母菌(54.3%)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1.6%)。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占45.7%和30.4%。检出的138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氟康唑、依曲康唑和酮康唑。138例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者中,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白细胞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者(P均<0.05),两组接受人工肝治疗者所占比例相近(P>0.05),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MELD评分为(32.4±7.8)分,明显高于未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者的(25.5±6.5)分(P<0.05)。结论:中国南方地区乙肝肝衰竭患者常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呼吸道与消化道是常见的感染部位。假丝酵母菌属是主要的感染菌株,感染病原学呈多样性分布。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白细胞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病情重等是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而人工肝支持治疗并非其高危因素。
Select
深圳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附95例报告
胡萍香;林馥纯
. 2011, 42(5): 2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95例,同期行体检的健康人9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采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资料,然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流产次数多(OR=2.438),性生活不和谐(OR=4.815),口服避孕药(OR=7.267),乳腺增生病史(OR=2.122),子宫肌瘤病史(OR=2.470),卵巢囊肿病史(OR=6.089),肝病病史(OR=10.870),被动吸烟年限长(OR=6.082),脾气急躁(OR=1.976),平时容易发怒(OR=2.860),喜欢吃油炸食品(OR=2.852),长期穿坚硬胸罩(OR=7.267)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哺乳时间长(OR=0.284)及睡眠时间长(OR=0.239)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多(OR=2.075)、口服避孕药(OR=9.360),卵巢囊肿病史(OR=13.349),肝炎病史(OR=13.146),被动吸烟时间长(OR=2.035),长期穿坚硬胸罩(OR=6.729)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流产次数多,口服避孕药,卵巢囊肿病史,肝病史,被动吸烟年限长,长期穿坚硬胸罩为深圳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Select
宫内节育器异位高危因素分析及手术处理
——附40例报告
金纬纬;杨孝军;郑飞云
. 2011, 42(5): 2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的高危因素和手术处理方法。方法:选择40例IUD异位患者(IUD异位组,包括IUD部分异位至子宫肌层6例,完全异位至子宫肌层2例,异位至子宫外32例)及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卵巢囊肿)住院患者中IUD位置正常的40例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施术者经验、置器时间、节育器类型和施术医院级别,分析IUD异位的手术处理方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UD组患者的施术者工作年限较短、哺乳期置器者较多(P均<0.05),两组的IUD类型、施术医院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取出异位节育器,8例部分或完全异位至子宫肌层患者中,6例经宫腔镜1次取出,2例先经宫腔镜取器,后因节育器嵌顿较深中转开腹取出;32例子宫外IUD异位患者中,6例经阴道后穹窿切开取出,其中1例异位于近膀胱肌层,取器过程中导致膀胱破裂,行膀胱镜检查及膀胱修补;腹腔镜取器成功14例,失败2例,其中1例因在腹腔镜下未探查到异位IUD而中转开腹取器,1例因IUD与肠管黏连严重,分离过程中致肠管破裂而中转开腹取器加肠管修补术;剖腹探查取器12例,均1次取器成功。结论:IUD异位可能与术者经验、哺乳期置器有关;治疗应根据IUD异位类型,采取经宫腔镜、腹腔镜、阴道后穹隆切开术、开腹手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Select
鞍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张敬泉;李劲松;陈 坚
. 2011, 42(5): 2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鞍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翼点和扩大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29例鞍旁脑膜瘤患者。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3例,平均手术时间4.5 h。术后发生动眼神经麻痹5例,1例仍有癫痫发作,对症处理及抗癫治疗后好转。本组无手术死亡。5例次全切者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5月),5例患者的视力明显好转,3例患者癫痫发作消失,2例肢体活动改善,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翼点和扩大翼点入路,利用显微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对于无法全切的肿瘤,可考虑姑息手术后行放射治疗。
Select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治疗后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的变化
张贵生;张婷婷;瞿玲玲;陆 燕
. 2011, 42(5): 3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起搏治疗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双腔起搏(DDD)治疗,心房起搏电极植于右心耳梳状肌内,心室电极植入RVIS。在起搏治疗时、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脑钠肽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SV)、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 结果:RVIS起搏治疗6个月后,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cAMP 、cGMP、肾素活性、AngⅡ 、醛固酮、脑钠肽和 NE)水平较起搏治疗时明显下降;心功能较起搏时明显改善(心排血量、SV、LVFS和LVEF增加,LVDd降低)。结论:RVIS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防止心力衰竭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基因挖掘软件GenCLip寻找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基因的研究
李秋霞;魏秋静;廖泽涛
. 2011, 42(5): 3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AS为例,分析探讨基因挖掘软件GenCLip用于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全基因组cDNA芯片结果,在常规统计方法初筛得出的25个差异基因(强直性脊柱炎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的基础上,采用GenCLip寻找与AS相关的基因。结果:在用2个关键词Fibrosis、Inflammation创建网络时发现了2个新的与AS相关的基因RGS1和CCL3L3,它们和AS的炎症、纤维化网络相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法证实RGS1是一个未分化脊柱关节病重要的生物标记,而CCL3L3在AS中的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用GenCLip软件分析芯片结果寻找疾病相关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可行方法,建议推广应用以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
Select
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汤学付;汪振芳;李志辉;段勇波
. 2011, 42(5): 3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球内异物患者年龄、异物性质、伤口修复(包括球内异物取出)时间、病原学、治疗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①球内异物患者年龄、异物性质与是否发生化脓性眼内炎无关,修复距离受伤时间超过24 h者发生化脓性眼内炎的危险增加3倍多(19%对比4%)。②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11例患者7例(64%)病原学检查发现病原体,其中感染革兰阳性球菌4例,革兰阴性杆菌3例。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相比,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眼视力恢复较差。经玻璃体腔注药(2例),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9例),所有患者化脓性眼内炎得到控制,视力提高7例(64%),无变化1例(9%),下降3例(27%)。结论: 球内异物患者修复距受伤时间超过24 h发生眼内炎的机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种类可影响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视力预后。早期玻璃体腔注药、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控制化脓性眼内炎,挽救患者视力。
Select
PTV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临床分析
缪心军;陈之力;陈红辉;陈玉熹;章若斯;杜君彦;吴 伟
. 2011, 42(5): 3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PTVE治疗。结果:20例患者PTVE术后能即刻止血,成功率为100%,3 d~3个月后,4例患者发生再出血。PTVE术后3周,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结论:急诊PTVE术创伤小、禁忌证少,既控制了上消化道出血,又保持了门静脉的适度压力,起到了保护肝功能的作用,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Select
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
冯瑞兵
. 2011, 42(5): 3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叶酸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IM)及非典型增生(ATP)的逆转作用。方法: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内镜下病理活检证实伴有不同程度的IM及ATP,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给予口服叶酸(每次10 mg,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41例给以口服维生素E胶丸(每次100 mg,每日3次)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治疗组胃黏膜萎缩、IM及ATP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8%、60%;对照组分别为39%、35%、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叶酸对逆转胃黏膜萎缩、IM及ATP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Select
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观察
——附103例报告
郑秋琼;陈燕翔;赵莉莉
. 2011, 42(5): 3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0年5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03例,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近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40.3%(31/77),远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91.2%(104/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2年,正常妊娠率为41.7%(43/103),术后最快妊娠时间为75 d。结论:联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不孕尤其是远端输卵管阻塞的疗效良好,术后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Select
600例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钟卫红;莫惠芳;储开宇;许德清
. 2011, 42(5): 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中常见的过敏原情况及男女患者间的差别。方法:对600例皮炎湿疹患者采用斑贴试验进行过敏原检查。结果:600例皮炎湿疹患者中斑贴试验阳性554例,总阳性率为92.33%。变应原中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分别为重铬酸钾(48.00%)、氯化钴(46.33%)、硫酸镍(42.33%)、芳香混合物(27.83%)、卡巴混合物(21.17%)。男性患者总阳性率为93.20%,女性患者总阳性率为91.71%,男女性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6种变应原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亚乙基二胺、溴硝丙醇、秋兰姆混合物、对苯类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卡巴混合物,男性患者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皮炎湿疹患者过敏原以重铬酸钾、氯化钴、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卡巴混合物最为常见。男性患者对亚乙基二胺、溴硝丙醇、秋兰姆混合物、对苯类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卡巴混合物的阳性反应高于女性。
Select
实时定量PCR动态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钟少东;刘欣;朱小玉;蔡晓燕
. 2011, 42(5): 3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RQ-PCR)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Q-PCR)法监测患者骨髓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及动态变化。结果:初发32例患者中28例(87.5%)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其中长型(L)19例(67.9%),短型(S)9例(32.1%)。23例(82.1%)患者初次诱导后完全缓解,其中L型18例(94.5%),S型6例(66.7%),L型完全缓解率优于S型(P<0.05),而复发率和死亡率均低于S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的28例完全缓解患者,4例分子学复发,其中1例发生于第一次完全缓解后3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达第二次完全缓解,随后3个月再次分子学与血液学复发,再次诱导后达第三次完全缓解;3例在第一次完全缓解后3、4个月复发,经1疗程诱导后缓解,随访结束时生存期已达24个月。结论:APL初诊时PML/RARα融合基因亚型的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疾病的预后。在完全缓解期定期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可尽早发现分子学复发,及时治疗,避免血液学复发。
Select
384例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测定结果分析
张 岚;温主治
. 2011, 42(5): 3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高敏CRP及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384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8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高敏CRP及尿酸水平,冠心病组再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4例、AMI 6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46例,对各组间高敏CRP及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高敏CRP及尿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AP组、UAP组、AMI组和NSTEMI组高敏CRP及尿酸水平依次升高(P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高敏CRP及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升高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Select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蒋仲霞;黄钰华
. 2011, 42(5): 3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西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214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治疗包括初步治疗及巩固治疗。A组73例患者初步治疗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每次200 mg,2次/日,共7 d(巩固治疗时连用3天);B组62例患者初步治疗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制霉菌素糊外涂及NaHCO3水坐浴;C组79例患者口服伊曲康唑及中药熏洗外阴阴道。观察三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一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且停药至复发的时间间隔明显长于A、B组(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RVVC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复发的时间间隔,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Select
超声和高锝酸盐[99mTcO4-]显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史育红;何 清;何方鱼;黄 慧
. 2011, 42(5): 3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和甲状腺高锝酸盐[99mTcO4-]显像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3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和甲状腺高锝酸盐[99mTcO4-]显像结果,并结合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3例结节中良性病变108例(88%),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63例、甲状腺腺瘤22例和甲状腺炎23例;恶性病变15例(12%),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13例,淋巴癌1例,髓样癌1例。对比病理检查结果: 99mTcO4-显像检查显示为“冷结节”或“热结节”时,恶性病变的几率分别为14/77(18%)和0/3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温结节9例,其中恶性病变1例。当彩超疑诊为恶性时,恶性几率为11/18(61%),彩超疑诊为良性病变时,恶性几率为4/105(4%),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方面意义较大,可作为手术筛选手段。核素扫描在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价值,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Select
5例误诊为致密性骨炎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病例分析
胡载颖;廖泽涛;林智明;古洁若;邓星河
. 2011, 42(5): 3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5例误诊为致密性骨炎(CO)的中轴型SpA的病例特点,提高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2010年门诊及住院的中轴型SpA误诊为CO的患者,总结其病情特点、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误诊为CO的SpA患者均为女性,无SpA家族史、CRP无异常,60%为经产妇、HLA-B27(+)、NSAID治疗效果较差,20%有ESR升高, X线骶髂关节均显示CO的改变。所有患者病程中均至少有足跟痛、双侧交替性臀痛、肌腱附着点压痛等症状的一种,进一步MRI检查显示中轴型SpA的骶髂关节炎改变。结论: 女性、经历过生育、无SpA家族史、CRP及ESR正常、HLA-B27(-)、NSAID疗效不明显的中轴型SpA患者易被误诊为CO,肌腱端炎性症状有助于中轴型SpA的诊断。X线对两者的辨别力不高,MRI是鉴别这两种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病例报告
Select
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腰椎感染后骨性强直1例报道
廖泽涛;邝思驰;古洁若;梁碧玲
. 2011, 42(5): 3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数女性AS患者的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较少出现脊柱强直。该文报道了1例腰背痛伴腰椎强直女性患者,以往一直诊断为AS,但腰痛较轻,与活动明显受限程度不相符、放射学腰椎骨质严重变化和几乎正常的骶髂关节表现和一般AS的发展规律不相符、实验室检查HLA-B27阴性,进一步追问病史,并对患者行腰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邀请外院放射科知名专家对先前X线平片综合会诊,最终确诊为感染后骨性强直,该例提示临床上遇到脊柱强直的女性患者应注意排除其他疾病所致,以免误诊。
新技术与临床
Select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徐 立;陶 笙
. 2011, 42(5): 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体神经移植是神经缺损修复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存在着供区有限和供区功能丧失的缺点。目前趋向于异体神经移植,其成功的关键是如何降低异体神经移植物的免疫原性,研究重点是如何找到一种或几种方法,以降低其免疫性。其中化学去细胞法可以有效降低异体神经的免疫原性,目前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综述
Select
IL-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郭紫石
. 2011, 42(5): 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IL-1是重要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被认为是细胞因子网络的关键因子之一。该文就IL-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Select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应鸿;王曙光
. 2011, 42(5): 3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多种亚型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MP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等方式参与肿瘤的演进。机体中与之相对应的存在特异组织抑制因子,但其半衰期较短,无法应用于临床。而目前设计合成的许多MMP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该文就MMP及其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侵袭转移中作用作一简单综述,以期为临床使用适宜的MMP抑制剂对肿瘤侵袭转移进行干预提供指导
Select
儿童阴茎显露不良的诊治进展
杨天佑;苏 诚
. 2011, 42(5): 3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阴茎显露不良是指一组病因、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各异的阴茎显露异常症候群,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分类命名与诊断标准,亦缺乏公认的治疗方法,给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混乱。儿童阴茎显露不良的主要病因、病理改变包括:阴茎体皮肤不足、阴茎根部皮肤和筋膜附着不良、异常Dartos筋膜的束缚、肥胖、不恰当的包皮环切及海绵体发育不良等。目前,阴茎显露不良的诊断较为混乱,隐匿阴茎与埋藏阴茎等名称常混淆使用。阴茎显露不良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多数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达数十种,疗效不一。该文旨在对儿童阴茎显露不良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Select
永生化肝细胞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陈友鹏;梁旭竞;杨冬华
. 2011, 42(5): 3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型人工肝(BAL)治疗需要合适的种子细胞,正常人肝细胞是BAL较为理想的细胞源。然而肝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体外生存期短、来源受限,因此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正常细胞永生化成为可能。肝细胞的永生化对于药物毒理、生物人工肝脏支持以及肝脏组织工程的研究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国外学者构建的永生化肝细胞系,并讨论其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医生手记
Select
西咪替丁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致皮肤瘙痒及感觉异常1例
郑明乾
. 2011, 42(5):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氨溴索致过敏性休克1例
安瑞贤;安建飞;薛中升
. 2011, 42(5):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关木通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张忠臣;菅向东;杨志银;刘会敏;张 伟;周 倩
. 2011, 42(5):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急性砷中毒致阿-斯综合征1例
王绍红
. 2011, 42(5):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口服普萘洛尔致严重全身皮疹1例
王正凯
. 2011, 42(5): 3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Services
期刊基本信息
(月刊,1969年创刊)
主 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
中山大学
承 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出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期刊中心《新医学》编
辑部
荣誉主编:
陈规划
编委会主任:
戎利民
主 编:
杨钦泰
副主编:
郭云蔚
编辑部主任:
王景周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