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3-15
  

  • 全选
    |
    述评
  • 张潇;罗杰;林国莉;李向永;崇雨田
    . 2013, 44(3): 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乙肝大国,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常用药物为核苷(酸)类,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使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挽救治疗方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有乏力、胸痛、肌肉酸痛等,但症状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该挽救治疗方案是目前国内最强效抗病毒方案。
  • 综述
  • 王静;化罗明;郭晓楠
    . 2013, 44(3): 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Flt3配基(FL)是一种与造血调控有关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其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已有体外实验证实,将其作为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能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该文将FL与白血病方面的关系作一综述。
  • 临床研究论著
  • 石珊珊;王飞;杨钟莉
    . 2013, 44(3): 1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内膜细胞在重组IL-10(rIL-10)刺激下,HLA-G的表达变化。方法:取25例因子宫腺肌病切除子宫患者的子宫内膜分离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行体外培养,采用角蛋白及波形蛋白分别鉴定两种细胞纯度,通过单纯rIL-10干预培养和rIL-10、IL-10受体(IL-10R)抗体联合干预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及Western bolt技术检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在rIL-10刺激前后HLA-G分泌的变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及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在干预前后HLA-G分泌的变化情况。结果:rIL-10干预48 h后,单纯rIL-10干预组(干预组B)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LA-G的表达量增加(P<0.05),IL-10R抗体及rIL-10联合干预组(干预组A)以及无rIL-10干预组(未干预组)HLA-G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 >0.05)。单纯rIL-10干预组(干预组B)及联合干预组(干预组A)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LA-G的表达量减少(P <0.05),无rIL-10干预组(未干预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LA-G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 >0.05),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rIL-10刺激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HLA-G的表达量增加,rIL-10刺激子宫腺肌病患者表达HLA-G可能是通过IL-10Rα起作用的,rIL-10诱导HLA-G的产生使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子宫内膜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 黄冬凌;叶长生;姚广裕
    . 2013, 44(3): 1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比较106例青年乳腺癌(≤35岁)患者和64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Her-2蛋白、Ki-67及P53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在病理类型方面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在各组织学等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青年组ER、PR阳性表达率低于中老年组,而Her-2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中老年组 (均为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易发生转移等特点。
  • 刘祖宏;倪仰鹏;黄绮国;许文兵;陈宋钦
    . 2013, 44(3): 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分子分型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92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新的分子分型及与P53蛋白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3%,正常乳腺组织表达为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表达型和ER、PR、Ki-67三阴性型中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Luminal A型、Luminal B1型、Luminal B2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结论:临床在使用ER、PR、HER-2、Ki-67四种指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分型时同时检测P53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 卓裕丰;黄冰生;程 颖;解强;林桂雄;吴钰燕;冯燕玲;李劲草;张鹏
    . 2013, 44(3): 1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206例,其中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104例,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102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浆YKL-40、hs-CRP、血脂水平。结果:与非他汀类药物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YKL-40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线性相关性分析提示,无论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或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血清YKL-40水平与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LDL-C及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YKL-40相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hs-CRP水平与总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和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1)。在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hs-CRP水平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血清YKL-40及hs-CRP水平,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中,hs-CRP与胆固醇水平有相关性,而YKL-40则与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相关,YKL-40是一个较好的独立判断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炎症标志物。
  • 钟耀彬;陈安潮;周佩晓;杨伟民
    . 2013, 44(3): 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低剂量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A组(n=43)及B组(n =43)。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A组接受华法林1.25 m/d(低剂量)抗凝治疗,B组接受华法林2.5 mg/d(较高剂量)抗凝治疗,常规门诊随访1年, 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必要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脑栓塞终点事件及出血并发症事件。结果:低剂量华法林抗凝与较高剂量华法林抗凝相比, 脑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4.6% vs 2.3%), 而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较高剂量华法林对照组(4.7% vs 20.9%, P<0.05)。结论:低剂量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发生脑栓塞并发症安全有效。
  • 李旭东;王东宁;何易;胡元;王文文;林东军;黄仁魏
    . 2013, 44(3): 1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各型急性白血病(AL)中黏蛋白1(MUCl)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疗效及复发的关系,为MUCl基因成为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292例AL患者初治、治疗后获完全缓解(CR)时MUCl基因的表达,并观察MUCl已转阴性的患者再次转阳时与临床复发的关系。 结果: 292例初治AL患者中MUCl阳性156 例(53.4%),其中2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MUCl阳性123例( 57.2%),Ml阳性率为42.9%,M2为50%,M3为46.4%,M4为75%,M5为73.9%,M6为33.3%。6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MUCl阳性30例(43.5%)。8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中MUCl阳性3例(37.5%)。156例MUC1阳性者治疗后CR 112例(71.8%),136例阴性患者CR 125 例(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治疗前为MUCl阳性的112例CR患者中56例AML及17例ALL患者进行观察,CR时MUCl均由阳性转阴性,其中5例AML及6例ALL随后再出现MUC1转阳性,9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无复发,2例未移植者临床复发。结论:MUC1基因在AML-M4、M5的表达最高;MUC1阳性者CR率低,治疗效果差;通过检测MUC1基因可提前监测AL复发。
  • 朱观宇;李康;刘旭明
    . 2013, 44(3):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将未经治疗的7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比索乐尔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曲美布汀200 mg(3次/日)及谷维素40 mg(3次/日);比索乐尔治疗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2.5 mg/d,1周后根据患者心率情况调整剂量,将目标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研究前后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4周,研究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开始时,两组动态心电图HRV相关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比索乐尔组HRV(P<0.01)及疗效(Z=6.804,P>0.0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的改善可能有助于提高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
  • 陈怡;梁其生;叶伟健;黄祖历
    . 2013, 44(3): 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40例)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易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BREF)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研究组的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助于在短期内减轻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何明坤;何筱莹;黄知敏;李延兵
    . 2013, 44(3): 1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3例经踝肱指数和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16例]和对照组[注射用前列地尔(凯时注射液),17例],接受每日1次的静脉注射治疗,连续2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当天记录踝肱指数、评估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用药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测实验室安全性指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踝肱指数分别为0.86±0.21和0.83±0.25;疼痛评分分别为2.86±1.53和2.92±1.58;麻木评分分别为4.81±1.45和4.68±1.36。治疗两周后两组的踝肱指数分别升至1.01±0.23和1.04±0.28;疼痛评分分别降至0.83±0.78和0.91±0.82;麻木评分分别降至1.88±1.71和1.75±1.59。治疗前后上述3个指标的组内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粉针可显著提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患肢踝肱指数,缓解下肢缺血症状,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凯时注射液相似。
  • 江嘉昕;陈锦武;黄霖
    . 2013, 44(3): 1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长期从事高压变电工作人群的电磁场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电网公司长期从事高压变电作业男性员工140名设为研究组,同单位非从事变电运行及变电修试作业的男性员工140名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了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指骨骨密度的检查,同时抽血进行了N-端骨钙素(N-MI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测定。结果:研究组指骨骨密度T值、血磷、N-MID均高于对照组,血钙、β-CTX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和tPIN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指骨骨密度与N-MID和tPINP呈正相关,与β-CTX呈负相关。结论:高压电所产生的低频电磁场对骨质疏松有正面影响,血清N-MID、tPINP和β-CTX检测可较好反映骨代谢情况。
  • 宋钊;马沛然;汪翼;王玉林
    . 2013, 44(3): 1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大便常规检查继续作为小儿内科常规检查是否必要。方法:回顾性分析2 019例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统计大便常规阳性率、大便常规未检查率、消化系统症状及体征与大便常规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大便检查总体结果阳性率为6.19%,家长拒绝率为18.57%。5岁以下患儿大便常规检查阳性率高于5岁以上患儿,有消化道症状和体征患儿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41.08%(76/185),无消化道症状和体征患儿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阳性率为1.17%(15/1 285)。随着患儿住院次数的增多,家长拒绝大便常规检查比例升高。虫卵、痢疾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和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在大便常规检查中均未检出。结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群众对于疾病的认识加深和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起了很大变化,因此毋须把大便常规作为每个住院患儿必须检查的三大常规之一,只对有消化道症状的病儿作大便常规检查以减轻患儿住院费用,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 林海涛;谢磊;吴佳红;郭金艳
    . 2013, 44(3): 1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点阵2940 nm铒激光治疗移植皮片边缘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35例行手术植皮的患者,术后3~6个月待皮片边缘瘢痕稳定后,采用Profile超脉冲铒激光(美国Sction公司,波长2940 nm,最大功率45 W,脉宽100 ns,频率1~20 Hz),根据瘢痕的宽度选择光斑直径2 mm或4 mm单光斑手柄和点阵扫描手具,选择治疗深度10~100μm(能量密度5~10 J/cm2),联合使用“微剥脱磨削”模式和“微孔点阵剥脱”模式治疗移植皮片边缘瘢痕。结果: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35例中痊愈2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7%。 结论:点阵2940 nm 铒激光对移植皮片边缘瘢痕的硬度、色泽、凸凹不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娟;郭海科;曾锦;谢文娟;李仲明;欧碧群;廖伟雄
    . 2013, 44(3): 2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双眼屈光参差眼的眼轴差值、角膜屈光力差值及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患者进行双眼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眼轴/角膜曲率的测量,按双眼等效屈光度差值(简称双眼屈光度差值)分为2组,分别为双眼屈光度差值≤0.25 D(相似组)和双眼屈光度差值≥1.00 D(参差组)。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角膜曲率采用平均K值。结果:相似组中,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双眼平均K差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0.370,P均﹤0.05),与双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无相关性(P﹥0.05)。双眼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正相关(r=0.552,P﹤0.01)。参差组中,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双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5、0.962,P均﹤0.01),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相关性(P﹥0.05)。双眼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相关性(P﹥0.05)。
  • 基础研究论著
  • 李凯;冯冠军;胡艳荣;杨小朋;陈刚;刘伟;张艳君
    . 2013, 44(3): 2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联合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促进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乳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进行大鼠胎脑皮层组织NSCs的体外培养并制成单细胞悬液,将60只出生7 d的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A组)、缺血缺氧模型组(B组)、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C组)、NT-3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D组)各15只。B、C、D组采用经典模型方法制备缺血缺氧模型,3 d后行平衡木试验,A组老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B组制模型后第三日移植生理盐水,C组行NSCs移植,D组行NT-3和NSC共同移植。移植后4周取鼠脑行大体标本、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比较各组结果。结果:①体外培养新生鼠脑皮层组织可见团状细胞球,Nestin染色提示阳性,说明是神经干细胞。②大体标本比较,C组及D组则较B组血供明显增多、脑组织萎缩、塌陷程度明显减轻。③HE染色,B组侧脑室周围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局部囊性变和炎性细胞聚积;C组组织结构破坏以及细胞形态较脑瘫组有所改善,囊性病变减少;D组恢复情况更为明显。④免疫组织化学,B组较正常组胶质细胞阳性数增加,少突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减少;C组较B组胶质细胞有所减少,少突胶质细胞较B组增多。D组恢复更好。结论:NT-3能够通过促进NSCs的增值和诱导分化作用更进一步地促进缺血缺氧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综合病例报告
  • 周妍;李建英;邓红珠;邹小兵
    . 2013, 44(3): 2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Landau-Kleffner综合征(LKS)是一种儿童的少见疾病,临床症状以获得性失语、癫痫发作表现为主,异常脑电图及排除脑结构性异常是诊断关键,免疫球蛋白与拉莫三嗪、糖皮质激素3者联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该文总结分析1例LKS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该例患者有获得性失语、癫痫发作病史,结合患儿脑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最终诊断为LKS。经联合治疗收效良好,患儿癫痫未再发作,语言完全恢复,复查常规脑电图示正常。
  • 陈叶青;周国华;黄闯;肖蕊
    . 2013, 44(3): 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人尼曼-匹克病合并骨髓纤维化比较罕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该文分析1例尼曼-匹克病合并骨髓纤维化的诊治经过,该例患者仅有低蛋白血症、巨脾、脾功能亢进,无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骨髓检查提示大量尼曼-匹克细胞,骨髓及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及泪滴红细胞,骨髓活检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成人尼曼-匹克病合并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应结合病史、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病理等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率。
  • 侯建国;毛俊国;杨燕芬;孙俊芬;乔瑞平;杨珍
    . 2013, 44(3): 2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是由头孢哌酮和舒巴坦两者组合而成,头孢哌酮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致过敏报道较多,舒巴坦为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增强头孢哌酮的杀菌效果,致过敏性休克少见报道。该例比较特殊,对头孢哌酮不过敏,只是对舒巴坦过敏,初次就诊时因患者有高热,家人给予酒精擦浴,同时静脉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曾误诊为“双硫伦样反应”。该例提示在临床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时多加注意,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