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5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6-15
  

  • 全选
    |
    述评
  • 曾慧璇,陈友鹏
    新医学. 2019, 50(6): 397-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但是其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未明。孕妇病原微生物感染作为一项重要的高危因素,与早产关系密切。该文就孕妇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对早产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临床医师接诊合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孕妇后能更好地评估风险,合理治疗,从而降低早产发生率。

  • 综述
  • 管丽芳,刘同亭
    新医学. 2019, 50(6): 400-4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胃结石以胃柿石为主,胃结石形成的最常见危险因素是胃切除手术史,其次是摄入过多富含纤维素食物如柿子。此外糖尿病患者胃轻瘫、长期服用抑酸药物等也是胃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以消化不良、上腹不适、肠梗阻、腹痛、恶心、呕吐、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为主,早期容易被忽视。目前胃结石有药物溶石、内镜下取石、手术治疗等方案,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取石术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胃结石中医治疗上以促石、消食导滞为主,中药治疗胃结石不但具有廉价、便捷、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其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该文旨在讨论胃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当前胃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从而对胃结石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研究论著
  • 林诗耿,王鸿,温琦涛,王涛
    新医学. 2019, 50(6): 404-4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38例颊癌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对颊癌颊颌颈联合根治切除后的颊部缺损进行同期修复,观察修复后皮瓣存活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使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进行访谈自评式调查。 结果 38例皮瓣最小6 cm×7 cm,最大12 cm×6 cm,股前外侧皮瓣存活率为97%(37/38),患者总满意度为92%(35/38)。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疼痛、吞咽、情绪、焦虑得分升高(P均< 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外貌、娱乐、肩功能、唾液、活力、咀嚼、语言、味觉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术后3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经过治疗后存活2例、死亡1例。 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安全,成活率高,对供区损伤小,供区相对隐蔽,适合同期修复颊癌术后颊部缺损。

  • 焦玉爽,陈伟,杜红杰,张宗召,杨宗酉
    新医学. 2019, 50(6): 408-4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外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集1名志愿者下肢CT图像资料,分别进行正常胫腓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及外置锁定钢板固定的虚拟三维模型重建。利用Abaqus软件,设定边界条件、施加150 N纵向静态载荷以模拟60 kg成人半负重站立时单侧下肢3种模型的受力分布及位移大小。 结果 正常胫腓骨模型半负重时最大应力值为7.7 MPa,位于胫腓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和外置锁定钢板固定模型的整体最大应力值分别为214.1 MPa和351.8 MPa,位于近端螺钉与钢板接触处。外置锁定钢板固定模型的整体位移大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及正常胫腓骨模型,三者的最大位移分别为1.9 mm、0.5 mm和1.3 mm,整体刚度分别为78.9 N/mm、300.0 N/mm和115.4 N/mm。结论 虽然外置锁定钢板使钢板承受了更大的应力,产生较大的位移,但其强度在安全范围之内,且刚度更接近于正常胫腓骨。因此,外置锁定钢板固定在生物力学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

  • 罗堉暄,杨艳玲,龙冰,林燕斯,许艺川,张祥忠
    新医学. 2019, 50(6): 412-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与HL60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Stattic处理U937与HL60细胞24 h,以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CCK8)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细胞周期、DNA损伤以及DNA损伤修复情况。 结果 U937与HL60的增殖活性随着Stattic浓度的升高而减弱(P均 < 0.05)。1、2.5、5 μM的Stattic均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增加(P < 0.001);而U937仅在2.5、5 μM浓度的Stattic处理后细胞凋亡才增加(P < 0.001),2种AML细胞凋亡比率均随着Stattic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加。2.5、5 μM浓度的Stattic可将U937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 0.05),同时G0/G1期百分比下降(P < 0.01)。1、2.5 μM浓度的Stattic将HL60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同时G2/M期及G1/G0期百分比下降(P < 0.05)。HL60细胞在Stattic 5 μM时,SubG1百分比升高。经依托泊苷诱导DNA双链断裂后6 h,Stattic处理后的U937与HL60细胞中γ-H2AX荧光强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均< 0.001)。 结论 Stattic可能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DNA损伤并阻碍其修复进而促进细胞凋亡。

  • 罗丹,张俊,赵文波,林洪春,杨婕纶,李咏倢,彭晖
    新医学. 2019, 50(6): 419-4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对照者19名(健康对照组)、未透析的ESRD患者38例(未透析组)、持续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25例(PD组)、持续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27例(HD组),使用16S rDNA测序分析研究对象的粪便样品中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透析的ESRD患者α多样性中的Simpson指数升高(P < 0.05),未透析组、PD组、HD患者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Observed species 指数、Chao1 指数和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4组之间物种组成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健康对照组及未透析组肠道菌群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与未透析组相比,HD组肠道菌群拟杆菌门减少(P < 0.01)。4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在科水平分类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菌科有8个(P均< 0.05),其中PD组和HD组肠道中普雷沃特尔菌科比例均较低。与未透析组比较,HD组肠道中毛螺菌科比例增加、脱硫弧菌科和紫单胞菌科比例降低;HD组肠道中理研菌科减少(P均< 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透析组肠道中紫单胞菌科比例增加(P < 0.05)。丹毒丝菌科比例在未透析组、PD组、HD组肠道中均有所增加,产碱菌科和韦荣氏菌科比例在健康对照组、未透析组、PD组肠道中相近,但在HD组肠道中降低(P均< 0.05)。 结论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未明显破坏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但改变了ESRD患者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

  • 梁承华,郑晓明,张亚琴,雷普润,蔡梓凯,魏波
    新医学. 2019, 50(6): 427-4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含奥沙利铂的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123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将接受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者纳入化学治疗组(85例),无接受化学治疗或未完成化学治疗疗程者纳入非化学治疗组(38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肝损害情况,包括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指数(APRI)、基于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肝体积、脾体积和肝密度,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化学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APRI值和FIB-4均较术前升高(P均<0.017);肝密度和脾体积在术后3、6个月较术前升高(P均<0.017),术后12个月时降至术前水平;肝体积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非化学治疗组的APRI、FIB-4、肝密度、肝体积和脾体积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化学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APRI和肝密度值高于非化学治疗组患者(P均<0.05);化学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即化学治疗结束时)的FIB-4高于非化学治疗组患者(P<0.05)。 结论 Ⅱ期结直肠癌术后使用含奥沙利铂的化学治疗方案会导致肝纤维化,其影响在化学治疗结束时达到峰值,但或可在术后1年内逐渐恢复。

  • 蔡莉,毛苇
    新医学. 2019, 50(6): 432-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内镜下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上消化道溃疡出血行急诊内镜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纤维蛋白黏合剂(40例,观察组)和肾上腺素联合热止血钳治疗(44例,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内镜手术完成率、手术时间、手术止血成功率和72 h再出血率。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完成率高于对照组(100.0% vs. 86.4%, P = 0.027),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3.6±0.6) min vs. (8.6±1.0) min,P < 0.001]。观察组的手术止血率和72 h再出血率分别为95.0%和10.5%,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 纤维蛋白黏合剂能够有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而且由于其操作时间较短,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长时间治疗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内镜止血手段。

  • 李炳荣,王海林,周利民
    新医学. 2019, 50(6): 437-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源CT联合血清TSH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双源CT、甲状腺功能及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甲状腺结节组59例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双源CT碘值和血清TSH检测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或血清TSH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效能。 结果 2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碘值均低于甲状腺结节周围正常组织碘值(P < 0.05);恶性甲状腺结节组甲状腺结节碘值低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P < 0.05)。恶性甲状腺结节组血清TSH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P < 0.05)。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符合率高于TSH单一检测(P < 0.017)。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双源CT与血清TSH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双源CT或血清TSH单一检测(P均< 0.017)。 结论 双源CT与血清TSH联合检测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谭杰,崔莉,邢秋云,康艳虹,黎晓莹,黄劲勇
    新医学. 2019, 50(6): 442-4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门诊间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中重度COPD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56例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创呼吸机及辅助药物治疗组(治疗组)225例和普通药物辅助间断低流量吸氧组(对照组)231例。比较2组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急性加重的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西药费用、住院检查费用,并进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活动耐力评分。 结果 在治疗3年期间,治疗组中重度COPD患者的6MWD逐年增加,活动耐力及mMRC评分逐步改善(P均 < 0.05),且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 <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总费用、住院西药费用及住院检查费用均较低(P均 < 0.05)。对照组第1年死亡7例、第2年死亡3例、第3年死亡5例,治疗组无患者死亡,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 < 0.05)。 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用于中重度COPD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患者因疾病导致再次入院的经济成本,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陈盛镱,朱少平,胡利,谢作钢
    新医学. 2019, 50(6): 446-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15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5只。适应性饲养后,生理盐水组大鼠前列腺的双侧腹叶予50 μl生理盐水注射。模型组及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的双侧腹叶予50 μl的5%甲醛溶液注射诱导前列腺炎症,药物治疗组在诱发前列腺炎前2 d开始以0.5 g /(kg·d)的桂枝茯苓丸悬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膀胱测压,测压后采集大鼠的膀胱和前列腺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三磷酸腺苷受体(P2X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PA1)、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酶2(COX2)和雌激素受体(ER) mRNA的相对表达并进行组织学分析。 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排尿间隔较短、每周期无排尿性收缩次数较多、最大排尿压较低、残余尿量较少(P均> 0.05),药物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改善(P均< 0.05)。模型组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可见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基质浸润和不规则形状的腺泡,药物治疗组大鼠的前列腺组织中未见上述改变。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膀胱黏膜中NGF、P2X2和TRPA1以及前列腺腹叶中TNF-α、iNOS、COX2的mRNA相对表达均较高(P均< 0.05);而药物治疗组上述mRNA相对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均< 0.05)。模型组大鼠ERβ mRNA相对表达、ERβ/ERα低于生理盐水组,ERα mRNA相对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P均< 0.05);而药物治疗组大鼠ERβ mRNA相对表达、ERβ/ERα高于模型组,ERα mRNA相对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大鼠上皮细胞核和前列腺腹叶细胞ERβ染色在生理盐水组中呈阳性,在模型组中染色减弱,在药物治疗组中亦呈阳性。 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激活ERβ,使前列腺的ERβ/ERα的表达比升高,改善前列腺炎症及CNP刺激性膀胱过度活动。

  • 杨丽清,陈平湖,李嘉莉,叶伟智
    新医学. 2019, 50(6): 453-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含盐酸小檗碱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 方法 选择258例Hp阳性FD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标准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颗粒),观察组将克拉霉素更换为盐酸小檗碱,利用意向性分析(ITT)数据集和符合方案(PP)数据集分别比较2组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ITT与PP分析结果均一致,观察组Hp根除率(ITT:91.3% vs. 79.0%,$\chi$ 2 = 7.422,P= 0.006。PP:91.2% vs.82.4%,$\chi$ 2 = 4.285,P = 0.038)、症状缓解率(ITT:65.1% vs. 48.4%,$\chi$ 2 = 7.097,P = 0.008。PP: 65.1% vs. 50.4%,$\chi$ 2 =5.397,P = 0.020)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TT:8.7% vs.19.4%,$\chi$ 2 = 5.859,P = 0.015。PP:8.7% vs. 20.2%,$\chi$ 2 = 6.539,P = 0.011)。 结论 含盐酸小檗碱四联疗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谌黄威,伦伟健,熊婷,梁晓燕,黄鹤,贾柳萍
    新医学. 2019, 50(6): 457-4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京都胃炎分类,通过肉眼观察白光胃镜下的胃黏膜形态,评价其直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同时进行白光胃镜和 13C/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584例,采用京都胃炎分类的诊断标准,以普通白光胃镜直接观察胃黏膜形态,根据形态特点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并与呼气试验对比。 结果 白光胃镜下,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多见于Hp感染者,而胃体和胃角可见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陈旧性出血斑、胃底腺息肉常见于Hp未感染者。以符合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和黏膜肿胀至少三种之一的胃黏膜改变作为胃镜下判断Hp感染的标准,与呼气试验比较,白光模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灵敏度为77.44%,特异度为79.31%,阳性预测值为75.74%,阴性预测值为80.83%, 总体符合率为78.46%。 结论 在白光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时,应用京都胃炎分类,对直接判断Hp感染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 张战良,黄伟崧,陈征,李名钊,姚伟峰,付历,黄立琪,罗飞
    新医学. 2019, 50(6): 463-4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羟考酮联合托烷司琼用于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后镇痛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择期行1 470 nm DiLEP的102例BPH患者,根据患者术后镇痛药物分为单用羟考酮50例(A组),羟考酮联合托烷司琼52例(B组)。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麻醉程度评分和镇痛满意率,观察2组患者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BPH患者的1 470 nm DiLEP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2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Ramsay评分及镇痛满意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术后48 h内,B组BPH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 < 0.05),2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 羟考酮用于1 470 nm DiLEP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联合使用托烷司琼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王晓华,刘彦章,陈勇
    新医学. 2019, 50(6): 467-4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制皮下组织分离器搔刮术治疗腋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腋嗅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接受自制皮下组织分离器搔刮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皮下剪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口美观度。 结果 研究组腋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80.0% vs. 45.7%, P < 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15.79±1.73)min vs.(34.65±5.83)min,P < 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 vs. 25.7%,P <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5.7% vs. 22.9%,P < 0.05),术口美观度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自制皮下组织分离器搔刮术治疗腋嗅安全、有效,具有术口美观性好、并发症低等优势。

  • 穆攀伟,陈燕铭,林颖,彭航娅,张勇军,刘冬,林硕,林可意,曾龙驿
    新医学. 2019, 50(6): 471-4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期低FT4合并低TSH的实质及其与碘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278例因甲状腺指标异常而就诊的孕妇分为低FT4合并低TSH组(43例)、亚临床甲减组(87例)、单纯低FT4血症组(46例)、单纯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组(102例)。比较各组的FT4、TSH、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尿碘。对尿碘低于150 μg/L者给予补碘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与尿碘变化。 结果 低FT4合并低TSH组的rT3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单纯低FT4血症组和单纯TPOAb阳性组 [(54.8±9.3) ng/dl vs. (37.7±10.0) ng/dl、 (35.4±10.1) ng/dl、 (41.3±10.8) ng/dl,P均< 0.05];而尿碘则低于其他3组[(125.8±22.9) μg/L vs. (144.0±15.8) μg/L、(138.5±28.5) μg/L、(147.9±32.2) μg/L,P均<0.05]。低FT4合并低TSH组中尿碘低于150 μg/L的33例孕妇经过补碘治疗后,FT4、TSH和尿碘均上升(P均< 0.05)。 结论 妊娠期的低FT4合并低TSH可能是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或与缺碘有一定关系。

  • 姚润伟,覃占势,邓星雷
    新医学. 2019, 50(6): 475-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入组10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心律失常,且被诊断为脑心综合征的患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组50例、非室性心律失常组50例。比较2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的QTd及心率校正后的QTd(QTcd)。 结果 与非室性心律失常组相比,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及QTcd均显著增加(P均< 0.05)。 结论 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者的QTd及QTcd明显增加,QTd和QTcd可作为预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参考指标。

  • 综合病例研究
  • 王雯雯,何佩,梁杨,李光宇
    新医学. 2019, 50(6): 478-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19.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视神经鞘脑膜瘤(ONSM)是一种起源于视神经鞘蛛网膜细胞的良性肿瘤。由于它易于向视神经管内和颅内蔓延,加上眼眶解剖的特殊性,传统手术方式很难彻底将其切除,且术后复发率较高,使得ONSM的切除成为临床手术难题。该文报道1例经鼻内镜联合外侧开眶手术治疗ONSM患者,以期为治疗ONSM提供新的手术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