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杨佳, 王彦, 邓莉, 李文军, 杜倩, 刘松青, 奚鑫
    新医学. 2024, 55(10): 843-8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12
    摘要 (1056) PDF全文 (224) HTML (104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国内外医务人员使用肾上腺素救治严重过敏反应的认知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方法 以“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或“adrenaline”“anaphylactic shock”“severe anaphylactic reaction”“anaphylactic reaction”“epinephine”“anaphylaxis”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4年7月20日。提取并分析纳入文献内容。结果 共检索到9篇文献,8篇国外研究显示,不同专业、层级医院、年龄、工龄的医务人员对肾上腺素在严重过敏反应患者中的正确使用存在差异,通过针对性地培训与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在治疗严重过敏反应时使用肾上腺素的正确率。仅有的1篇国内研究提示临床医师和护士对肾上腺素正确使用均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结论 医务人员对于正确使用肾上腺素救治严重过敏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不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 诊疗规范
    杨可鑫, 潘莉, 曾锦清, 李中科, 李旭锋, 祝铃萍, 梁英, 杨丽芬, 张昆, 戴敏, 陈壮桂, 黎雅婷
    新医学. 2024, 55(7): 489-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01
    摘要 (474) PDF全文 (402) HTML (429)   可视化   收藏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尽管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例因病原体耐药或混合感染等因素发展为重症,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并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结合现行指南、共识和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412”集束化治疗策略,即抗感染、抗炎症风暴、抗凝和抗氧化应激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管理和随诊管理的集束化方案,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 论著
    刘永辉, 刘卓杰, 张亚男, 臧志军
    新医学. 2024, 55(6): 411-4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3
    摘要 (392) PDF全文 (314) HTML (32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硝西泮能否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加RigiScan夜间阴茎肿胀和硬度(NPT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所有参与者均连续监测两晚NPTR。在试验1中,125名正常志愿者被随机分至对照组(n = 68)和试验组(n = 57),于第2晚NPTR检测睡前分别予口服安慰剂或10 mg硝西泮,观察硝西泮对正常人群NPTR检测结果的影响。在试验2中,128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至对照组(n = 64)和试验组(n = 64),在NPTR检测前分别服用安慰剂或10 mg硝西泮,观察硝西泮对NPTR检测参数值[包括尖端冠状沟(tip)和阴茎底部(base)的有效勃起次数(EEE)、总勃起时间(TED)、勃起硬度≥60%的勃起持续时间(D60)、平均勃起硬度(AER)、平均勃起胀大周长(AET)、勃起硬度活动单位(RAU)和勃起胀大活动单位(TAU)]和检测结果正常率的影响。结果 在试验1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第2晚的NPTR所有参数检测结果及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问卷(RCSQ)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01)。在试验2中,对照组第1晚的NPTR参数值(D60tip、D60base、AERbase、RAUtip、TAUtip)均低于第2晚(P < 0.05),组内两晚检测结果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2% vs.78.1%,P = 0.065);试验组除了AETtip值[7.85(6.83,8.98) cm vs. 8.10(7.50,8.90) cm,P = 0.014],两晚的其他参数检测结果及检测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第1晚参数值(EEE、D60tip、RAUtip以及TAUtip)及第2晚参数值(EEE、D60tip、D60base、TED、RAUtip、RAUbase、TAUtip以及TAUbase)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2组第1晚的NPTR检测结果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2% vs. 65.6%,P = 0.852),而第2晚试验组的NPTR检测结果正常率低于对照组(78.1% vs. 57.8%,P = 0.014);试验组两晚的RC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1晚评分均低于第2晚评分(P均< 0.05)。结论 NPTR检测存在“首夜效应”。硝西泮会明显抑制夜间阴茎勃起,不能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消除“首夜效应”的影响,反而增加NPTR检测的假阴性率。对于睡眠正常者行NPTR检测时应避免使用硝西泮;而对于睡眠障碍或者难以入眠的患者,可权衡对患者的利弊后使用硝西泮。

  • 论著
    杨春亭, 林佳钦, 高中山, 李志斌, 郑展图
    新医学. 2024, 55(6): 443-4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7
    摘要 (285) PDF全文 (354) HTML (18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单侧重度肾积水患者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恢复不佳的影响因素,为预测肾功能恢复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至2022年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55例单侧重度肾积水且肾小球滤过率(GFR)<10 mL/min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临时解除梗阻,根据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和肾功能未恢复组,收集并分析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55例重度肾积水行经皮肾造瘘解除梗阻后,30例(54.5%)肾功能恢复,25例(45.5%)肾功能恢复不佳。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性别、患肾侧别、BMI、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造瘘前肾小球滤过率(GFR)、患肾尿液pH值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年龄、肾实质厚度、患肾GFR与总GFR比值、肾积水感染状态以及造瘘后患肾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瘘前患肾GFR与总GFR比值(OR=0.24,95%CI 0.06~0.98)和造瘘后患肾尿量(OR=0.04,95%CI 0.01~0.25)为造瘘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论 GFR<10 mL/min的单侧重度肾积水使用经皮肾造瘘临时解除梗阻后,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恢复;造瘘前患肾GFR与总GFR比值<10%和造瘘后患肾尿量<400 mL/d为患肾功能恢复不佳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肾造瘘前的GFR与总GFR值和尿量预测患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 临床指引
    周琪琳, 谭静芊, 粟静, 成昀, 熊国威, 周敏, 郑瑞, 张昆, 戴敏, 张萍萍, 黎雅婷, 黄雪琨, 石照辉, 张雅娜, 甘照宇, 陶金, 许成芳, 周宇麒, 冯佩英, 陈壮桂, 杨钦泰
    新医学. 2024, 55(10): 757-7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01
    摘要 (264) PDF全文 (252) HTML (239)   可视化   收藏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系统过敏性疾病往往共同并发于同一患者身上,如何高质高效、合理规范地进行综合诊疗十分重要。多学科诊疗为复杂难治的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是对传统分科诊疗模式的有效补充,也是过敏性疾病诊疗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外有关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和运行模式。文章结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专家团队的临床探索和实践经验,从实施目标、组织结构、基本要求、运行模式、步骤流程、制度保障、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从而提高过敏性疾病共病和多病多学科诊疗的水平。

  • 前沿探索
    披垒, 青衫
    新医学. 2024, 55(12): 971-9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2.003
    摘要 (264) PDF全文 (319) HTML (236)   可视化   收藏

    孤独症研究正从医学范式向更具包容性的神经多样性范式演进。医学范式着重于孤独症的缺陷和损害,研究目的局限于“修正”孤独症的表现。此外,过往的研究孤立于孤独症社群,致使研究与孤独症社群脱节,不能支持孤独症个体的需求。神经多样性范式则强调孤独症是人类多样性的一部分,呼吁研究者以更全面的视角进行研究,并使用参与式研究方法以鼓励研究者与孤独症个体共同生产知识。这一转变有助于提高研究质量和与孤独症社群的相关性,以促进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然而,实现研究者与孤独症社群的有效合作仍需破除权力失衡等壁垒。文章介绍了神经多样性范式和参与式方法在孤独症研究中的实践及意义,并提出了研究者与孤独症社群合作的潜在框架。

  • 论著
    陈涛, 刘沙鑫, 陈雪莲, 毛磊, 李德波, 干林玉
    新医学. 2024, 55(6): 397-4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1
    摘要 (256) PDF全文 (404) HTML (22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创新式镜像疗法(MT)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 30)和对照组(n = 30)。干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创新式MT,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传统MT。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腕和手部分(FMA-WH)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的评定,比较2组康复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UE、FMA-WH、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 0.05。干预组的FMA-UE、FMA-WH、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00(25.75,57.25)分vs.24.00(9.75,51.50)分、12.00(1.75,14.75)分vs.0(0,12.50)分、24.50(13.00,28.75)分vs.13.00(4.75,21.00)分,P均< 0.05。干预组FMA-UE、FMA-WH、MBI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与传统MT相比,创新式MT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专家论坛
    张群, 谭莺, 朱延华, 陈燕铭
    新医学. 2024, 55(9): 677-6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01
    摘要 (240) PDF全文 (288) HTML (232)   可视化   收藏

    肥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治疗及管理挑战重重,尤其是体重(体质量)反弹现象,它不仅削弱了减重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进一步影响。文章深入探讨了肥胖治疗中的体质量反弹问题,分析了体质量反弹的定义、普遍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从体质量调定点理论、代谢适应、免疫细胞表型变化、脂质代谢以及食欲调控等方面,阐释了体质量反弹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综合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持续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多学科协作,以期实现肥胖患者长期的体质量管理。研究强调了体质量管理的持续性和个体化,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 综述
    吴林, 袁晓帆, 杨帆, 陈红
    新医学. 2024, 55(9): 729-7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08
    摘要 (212) PDF全文 (229) HTML (191)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7.6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确诊病例。虽然大多数感染者能获得治愈,但仍有不少患者在感染SARS-CoV-2后的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出现持续的头晕、疲劳、乏力、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国际上将这类不适症状称为长新冠综合征(long COVID,长新冠)。长新冠的出现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新的危机,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保健压力。探索长新冠带给人们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制定长新冠健康管理策略,以更好地预防、治疗长新冠,仍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长新冠的定义,并对其发生机制、常见系统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长新冠健康管理等在近年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认识长新冠提供更多思路。

  • 专家论坛
    Laurent Mottron, Jade Desrosiers, David Gagnon, Alexia Ostrolenk, 汪瑜, 张颖滢, 邹小兵
    新医学. 2024, 55(12): 957-9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2.001
    摘要 (196) PDF全文 (311) HTML (194)   可视化   收藏

    “增强知觉功能(Enhanced perceptual functioning)模型”理论和“真实映射(Veridical mapping)模型”理论被用于解释孤独症(autism)个体“特殊能力”的存在和性质。文章对2种模型进行了重要更新,将其与孤独症个体特有的语言发展相结合,认为孤独症个体“特殊能力”是通过将语言分析器重新引导到结构化、不带“社会偏向”的内容上来实现的,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特殊能力能够将语言处理扩展到语言之外的其他领域。日历推算现象是验证这一理论的实例,即将语言分析器重新定向到日历上,这可能是非社会性学习的结果。非社会性学习本身源于缺乏“社会偏向”的信息处理过程,使该过程发生了分化。日历推算的纵向性和操作性特性与神经发育典型个体的语言学习和处理特征相似。因此,通过“劫持”语言分析器并将其引导至非交流性、类语言的内容上,可为大多数孤独症“特殊能力”的共同特征提供简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了“真实映射模型”。

  • 综述
    孙梦娜, 徐盈, 任晨璐, 闫雨帆, 陈志浩, 杨红
    新医学. 2024, 55(9): 738-7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09
    摘要 (189) PDF全文 (212) HTML (152)   可视化   收藏

    遗传变异是导致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拷贝数变异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在结构上表现为基因的扩增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拷贝数的变异情况,提供相关的肿瘤分子特征、预后和治疗相关的信息,有利于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病死率极高,了解其发病机制对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目前拷贝数变异在卵巢癌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仍然不清楚,文章就现有的研究结果对与卵巢癌相关的拷贝数变异进行综述,以期为卵巢癌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综述
    牛会敏, 杨兰, 邱抒倩, 陈莉, 张胜行
    新医学. 2024, 55(6): 456-4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9
    摘要 (187) PDF全文 (335) HTML (134)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其主要通过与特定受体结合并激活相应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在免疫调控以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迄今为止,基于抗体的细胞因子和(或)细胞因子受体的靶向阻断在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其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适配体又称化学抗体,是体外合成并经人工筛选获得的、能与诸多靶标分子特异并高亲和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与抗体相比,适配体有着成本低廉、低免疫原性和易于修饰等诸多优势。因此,功能化适配体在免疫性疾病靶向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在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8种细胞因子[IL-1α、IL-6、IL-17、TNF-α、转化生长因子- β、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FN-α诱导蛋白10]相关的特异性适配体的化学修饰及其在免疫和免疫相关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就未来适配体药物在临床特定免疫性疾病的精准靶向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展望。

  • 综述
    刘培新, 王丹, 刘雪玲, 张秀玲, 莫秋艳, 郝二伟
    新医学. 2024, 55(6): 465-4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10
    摘要 (176) PDF全文 (288) HTML (147)   可视化   收藏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脂质的沉积及发生相关的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病理原因。因此,易损斑块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临床上已开发出多种针对易损斑块的诊疗方法,但其导致的急性临床事件仍居高不下,而纳米颗粒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纳米颗粒在影像学中应用广泛,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可以高效标记组织和细胞以检测疾病状态;金属纳米颗粒能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还可用作药物递送载体,提高治疗效果。文章回顾了纳米颗粒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靶向诊断的研究进展,探讨纳米颗粒在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向临床转化的挑战与机遇。

  • 综述
    冯加其, 刘雄青, 黄鑫昱, 刘璐, 王甘露
    新医学. 2024, 55(6): 480-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12
    摘要 (175) PDF全文 (260) HTML (126)   可视化   收藏

    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生存率不佳,药物疗效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真核生物RNA中最丰富的修饰,可通过调节与癌症相关的生物学功能来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药物疗效。然而,m6A修饰在HCC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文章通过m6A修饰过程的3种调节成员(甲基转移酶、去甲基转移酶和结合蛋白)来论述其在HCC药物治疗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进而提出m6A修饰调节成员可作为HCC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具有成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为HCC精准医疗提供新的见解。

  • 专家论坛
    Laurent Mottron, Claudine Jacques, 于洛迪
    新医学. 2024, 55(12): 965-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2.002
    摘要 (175) PDF全文 (245) HTML (160)   可视化   收藏

    典型孤独症个体通常在学龄前阶段缺乏口语能力,但却时常表现出与自身显著功能障碍不符的独特优势,而传统的智力评估往往无法识别这些优势。在此,文章提出一种优势本位的取向,以理解低口语能力孤独症儿童及与其进行互动。该方法强调识别因社交沟通困难和对重复行为的传统理解而被掩盖的独特智能。通过观察这些儿童对结构化物体、模式和电子屏幕的兴趣,照顾者和临床工作者得以洞察他们的认知潜力。文章进一步提出利用孤独症优势以提升孤独症儿童生活幸福感的方法,包括使用“侧向辅导”——一种非侵入性的并肩互动方式,作为与孤独症儿童建立联系的途径,尊重他们内在的学习风格以实施更有效的干预。

  • 专家论坛
    汪慧英
    新医学. 2024, 55(10): 764-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02
    摘要 (174) PDF全文 (216) HTML (157)   可视化   收藏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是一种2型炎症标志物,在体内主要由气道上皮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以L-赖氨酸和氧气为底物合成。2型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IL)-4和IL-13可以上调诱导型NOS,造成一氧化氮的大量产生,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FeNO与气道炎症和重塑、肺功能的下降、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等密切相关。临床上FeNO的应用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预测患者对激素的治疗反应以及依从性评估。近年来,FeNO在生物制剂的选择上也起到指示作用。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经济的检测手段,FeNO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多的认识和应用。

  • 综述
    陈源, 沈暘, 王吉, 卢韬, 郑博文, 杨玉成
    新医学. 2024, 55(10): 818-8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09
    摘要 (169) PDF全文 (169) HTML (156)   可视化   收藏

    慢性鼻部炎症如鼻炎、鼻窦炎是一类常见慢性疾病,长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仍尚不明确,动物模型的构建是探寻致病机制有效途径,其中小鼠慢性鼻部炎症模型的建立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本综述旨在总结国内外小鼠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建模情况,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小鼠模型的进展,这对于开发防治慢性鼻部炎症的新药或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均有重要作用。

  • 论著
    朱元莉, 王美兰, 张铁松, 陈德玉, 张婷, 高映勤
    新医学. 2024, 55(7): 571-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12
    摘要 (166) PDF全文 (180) HTML (13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变应原分布情况及气象因素对变应原致敏率的影响,为云南省不同地区制定合理的变应原筛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且常居住地为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红河州、昭通市、昆明市、大理州、迪庆州7个地区的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临床资料,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SPT检测的阳性结果及人口学资料;同时结合7个地区海拔及同期的气象数据(平均气温、平均年相对湿度、平均年风速和平均年降水量),分析海拔及气象因素与变应原的关系。结果 共收集到8 175份数据,在不同气象及海拔下,尘螨及部分花粉变应原的S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海拔下(包括高海拔地区)尘螨仍为主要致敏原。尘螨SPT阳性率与平均年气温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P均 < 0.05);花粉SPT阳性率与平均年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 < 0.05);尘螨SPT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 <0.05)。结论 云南不同气象因素及海拔地区致敏原的分布可能存在差异,需个性化制定诊治及预防方案。

  • 论著
    陈佳佳, 柯映平, 郭伟毅, 杨熙, 叶海璇, 洪建文
    新医学. 2024, 55(6): 403-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2
    摘要 (161) PDF全文 (271) HTML (12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直肠癌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和对照组,重建组术前依照MRI三维重建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制定手术方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指标。结果 重建的三维模型能个体化呈现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分布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重建组的手术时间缩短[(143.7±13.3)min vs.(151.5±12.1)min,P = 0.040)],失血量减少[(31.3±12.1)mL vs.(39.4±11.6) mL,P = 0.024)],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更优[(6.0±1.3)分 vs.(7.9±2.6)分,P = 0.003)]。此外,重建组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2.0,2.0)d vs.3.5(3.0,4.0)d,P < 0.001]。结论 基于MRI的盆腔自主神经三维重建能准确呈现盆腔自主神经及器官的解剖关系,提高了D3根治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为术者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综述
    刘宇翀, 朱绘霖
    新医学. 2024, 55(12): 1054-10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2.012
    摘要 (159) PDF全文 (239) HTML (153)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综述了孤独症概念在西方与中文语境中的演变及感知,强调语言在构建孤独症认知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关语言的翻译、解释和使用指南。西方关于“以人为先语言”和“身份优先语言”的讨论,反映了孤独症社群对身份认同的不同观点。中文语境中,孤独症话语由医学专业人士主导,公众的认知往往基于医学和慈善视角。不同中文使用者对于孤独症术语的建构和感知不同。“孤独症”和“自闭症”两个医学名词翻译隐含污名,尤其是“自闭症”因“自我封闭”的负面联想,常与“危险”“负担”等负面标签相连。如“星星的孩子”“闭娃”等行话尽管流行,但因其浪漫化、贬低性含义,以及对成人的忽视受到孤独症谱系障碍社群反感。“孤独症谱系障碍”因其贬义较少而更受欢迎。孤独症人士偏好中性和非病理化的表述。文章呼吁中文语境下的孤独症讨论应关注个体经历,尊重其主体性,反思潜在的健全者中心主义倾向,推广神经多样性理念,以促进社会对孤独症的全面理解和接纳。

  • 综述
    郭姣姣, 刘师伟
    新医学. 2024, 55(6): 474-4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11
    摘要 (157) PDF全文 (301) HTML (136)   可视化   收藏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一种成年起病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大部分LADA患者在发病初期易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对LADA患者进行非标准化的管理不利于保护其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会增加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病死率。文章从基因、转录、蛋白质、代谢组学、炎症等方面综述可能预测LADA的生物学标志物,旨在为早期识别并诊断LADA,以及延缓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提供参考。

  • 综述
    许溪, 康宁, 罗敏婷, 杨钦泰, 吴庆武
    新医学. 2024, 55(7): 497-5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02
    摘要 (156) PDF全文 (187) HTML (13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综述国内外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其进展,以期为未来发展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检索人工智能应用于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2024年6月,检索范围不受研究类型、发表日期以及手稿原始语言的限制。依据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研究质量评估工具(NHI-SQAT)和2011版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LOE)对文章质量施行评估,遴选出真实有效的文献。提取文献内容并对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经过初步筛选摘要与标题、阅读全文、追溯补充检索、筛除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最终纳入38篇文献。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疗中,其形式不一,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等方法,实现了手术辅助、诊疗模型建立等,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儿童中耳炎的诊疗、儿童听力损伤测定、术前规划与术后指导、远程医疗等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探索及应用的主要方向。结论 人工智能在国内外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的疾病辅助诊疗已逐渐被医患群体所接受,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形式将更为多元化。

  • 论著
    林子丹, 周琛斐, 黄舒婷, 巢锦瑜, 何善阳
    摘要 (151) PDF全文 (139) HTML (14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卵巢癌中鉴定与乳酸化修饰相关的分子分型,构建预后评分模型,并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卵巢癌(TCGA-OV)数据集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GSE63885、GSE26193数据集,对乳酸化修饰相关基因进行预后和生存分析。采用无监督聚类方法将卵巢癌患者分为4种乳酸化修饰分型(LRGCluster),并对其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 < 0.000 1),筛选出预后相关基因(PRG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其在正常卵巢组织、早期及晚期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基于这些基因,进一步通过二次无监督聚类将患者分为2种基因分型(geneCluster),并构建预后评分系统LactyScore。同时,依据LactyScore分层,对样本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免疫治疗预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鉴定出4种LRGCluster和2种geneCluster,并筛选出5个与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胶原蛋白ⅩⅥ型α1链(COL16A1)、家族转录抑制因子SPEN、含AT钩DNA结合基序1(AHDC1)、亮氨酸拉链蛋白1(LUZP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2样1(SDF2L1)。RT-qPCR结果显示,SPEN、COL16A1、AHDC1、LUZP1可能为预后的危险因素,而SDF2L1可能为预后的保护因素。基于这5个基因构建的LactyScore预后评分系统显示,高LactyScore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低LactyScore组。高LactyScore组患者具有较高的免疫逃逸潜力和较低的免疫治疗应答率。结论 COL16A1、SPEN、AHDC1、LUZP1和SDF2L1为与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的乳酸化修饰基因亚型,这些基因具有作为卵巢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基于这5个基因构建的LactyScore预后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为不同患者分层提供免疫治疗效果预测依据。

  • 综合病例研究
    许凤, 张莉, 张虹婷, 石楚琪, 贾巧茹, 肖浩, 孟娟
    新医学. 2024, 55(10): 848-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13
    摘要 (149) PDF全文 (216) HTML (134)   可视化   收藏

    临床中进行静脉穿刺前必须使用表面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氯己定是常用的消毒剂,在静脉输液时氯己定随着穿刺针微量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速发型(Ⅰ型)超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常被误以为由输入的药物(如抗生素)所致,造成误诊和漏诊。文章报道1例多次静脉输液后出现过敏反应、经诊断为氯己定过敏并排除抗生素过敏的病例,以加强临床医师对氯己定过敏的认识。该例的诊治过程提示,当患者发生输液相关过敏反应时,临床医师应考虑氯己定过敏的可能。

  • 论著
    谷悦, 沈暘, 熊攀辉, 官大宇, 卢韬, 杨玉成
    新医学. 2024, 55(10): 779-7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04
    摘要 (142) PDF全文 (194) HTML (12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其百分比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应性鼻炎(AR)诊断价值,并构建血清总IgE联合EOS初步诊断AR的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305例AR患者、256例非AR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清总IgE水平、EOS计数及其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合适指标构建诊断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来判断模型的诊断价值。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AR及非AR患者共216例资料,进行外部验证。根据年龄分组 [青少年组(≤18岁)、青年组(19~45岁)、中年组(46~60岁)、老年组(>60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总体以及各年龄组均显示EOS百分比及总IgE为AR的影响因素,所有患者联合诊断模型:Logit P = -4.174+6.856EOS计数+0.048总IgE;青少年组诊断模型:Logit P = -4.472+0.637EOS百分比+0.034总IgE;青年组诊断模型:Logit P = -4.491 +0.372EOS百分比+0.068总IgE;中年组诊断模型:Logit P = -4.759+5.768EOS计数+0.062总IgE;老年组诊断模型:Logit P = -4.888+0.855EOS百分比+0.028总IgE。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ROC曲线分析、外部验证均显示了上述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总IgE水平联合EOS对不同年龄段AR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可用于指导AR初步诊断。

  • 论著
    胡奕芳, 杨宇欣, 王灿, 钟雪, 梁玉莲, 龙姝辰, 陈雪儿, 叶玉津, 王琼
    新医学. 2024, 55(9): 693-7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03
    摘要 (137) PDF全文 (155) HTML (12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反复种植失败(RIF)和复发性流产(RPL)患者的病因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15例RIF患者和376例RPL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及病因资料收集,比较其一般资料及病因构成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这两种疾病病因的相对风险度。结果 RIF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病因比例均高于RPL患者,RIF患者不明原因病因比例低于RPL患者(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IF患者中病因为慢性子宫内膜炎(OR=3.044,95% CI 1.849~5.011,P < 0.001)、子宫内膜息肉(OR=3.769,95%CI 1.670~8.510,P < 0.001)、子宫内膜异位症(OR=3.812,95%CI 2.131~6.819,P < 0.001)、卵巢储备功能减退(OR=2.175,95% CI 1.285~3.683,P = 0.004)比RPL患者更为多见,RIF患者中抗米勒管激素水平低(OR=0.917,95%CI 0.864~0.973,P = 0.004)的情况也较RPL患者多见。结论 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 症、抗米勒管激素水平下降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等现象,在RIF患者中更为普遍,后续人工辅助生殖的工作实践中临床医师应强化对上述病变的筛查和监测。

  • 论著
    王天泽, 黄慧诗, 刘霖如, 徐燕婷, 游聪, 邓红珠
    新医学. 2024, 55(6): 430-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5
    摘要 (137) PDF全文 (211) HTML (11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异常感觉反应模式对幼儿自发性共同注意(IJA)能力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发展机制。方法 随访40例12月龄幼儿并在24月龄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ASD组、发育迟缓(D/D)组与正常发育(TD)组,使用《幼儿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第二版》(TSP-2)评估幼儿感觉反应异常程度,对互动视频进行编码以评估IJA能力,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幼儿感觉反应异常与IJA能力的关系。结果 ASD幼儿12月龄的感觉寻求和感觉迟钝分数以及24月龄的感觉寻求分数与IJA频率呈负相关(rs=-0.735,P = 0.015;rs=-0.635,P =0.048; rs=-0.680,P = 0.030),12月龄感觉敏感和感觉回避分数与24月龄IJA频率的发展呈正相关(rp= 0.674,P = 0.047;rp= 0.818,P = 0.007)。结论 ASD幼儿更高的感觉寻求和感觉迟钝水平会影响当前的IJA能力,而更高的感觉敏感和感觉回避水平则预测IJA能力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 综述
    史群芳, 王玉
    新医学. 2024, 55(7): 506-5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03
    摘要 (135) PDF全文 (173) HTML (111)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日趋成熟,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脑损伤的发生率亦在逐年上升,且多数患儿伴有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和远期后遗症状。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已成为当前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标志物被众多学者相继研究,并应用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文章就这些生物学标志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综述
    李雪莲, 谭戈
    新医学. 2024, 55(8): 657-6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8.010
    摘要 (132) PDF全文 (162) HTML (124)   可视化   收藏

    短暂性单侧神经痛样头痛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发作时通常伴有同侧结膜充血和(或)流泪等自主神经症状,且一般呈慢性病程,大多数患者因得不到有效诊治而反复求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短暂性单侧神经痛样头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由于罕见,国内关于短暂性单侧神经痛样头痛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亟须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与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文章就短暂性单侧神经痛样头痛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特征、诊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从而提高有效诊治率,帮助患者尽早摆脱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呼吁国内外研究者加大对短暂性单侧神经痛样头痛的研究力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 论著
    徐微微, 阳柳思, 徐婧, 周有连, 王红
    新医学. 2024, 55(6): 421-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4
    摘要 (131) PDF全文 (211) HTML (10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海藻希瓦菌(S.algae)对小鼠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组、AOM/DSS+S.algae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和结直肠腺瘤情况。取AOM/DSS组、AOM/DSS+S.algae组小鼠结直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其免疫相关通路、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变化。结果 与AOM/DSS组相比,AOM/DSS+S.algae组小鼠体质量、存活率均下降,血便情况加重,生存状态较差、结直肠长度缩短(P均< 0.05),平均腺瘤数量及大小增多(P均< 0.05)。与AOM/DSS组相比,AOM/DSS+S.algae组炎症反应增强(P < 0.05),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6、IL-12、IL-17、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P均< 0.05)和IL-1β的产生呈上升趋势,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P均< 0.05)和转化生长因子β呈抑制趋势,初始B细胞和效应B细胞(P < 0.05)呈增多趋势,且激活小鼠体内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结论 S.algae可能通过激活免疫信号(如活化B细胞和激活NF-κB通路),形成促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促进结直肠腺瘤发展。

  • 论著
    尚腾泽, 李丽莎, 王青, 邓百玉, 张晓丽, 黄燕, 靳秀红, 孟文霞, 姚慧, 关凯
    新医学. 2024, 55(10): 771-7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03
    摘要 (131) PDF全文 (144) HTML (11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屋尘螨注射制剂4周集群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22年8月至2024年5月从北京协和医院等多中心招募屋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伴或不伴哮喘的患者80例,进行屋尘螨4周剂量递增方案皮下集群免疫治疗,在第0、1、6、12月统计患者的症状和药物、生活质量、哮喘控制测试结果以及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不同时间点集群免疫治疗的每日症状总评分(P < 0.001)、日均鼻部评分(P < 0.001)、日均眼部评分(P = 0.009)、症状和药物总评分(P = 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P < 0.001)、睡眠RQLQ(P = 0.002)、非眼鼻症状RQLQ(P = 0.032)、实际问题RQLQ(P < 0.001)、鼻部症状RQLQ(P < 0.001)、情感RQLQ(P = 0.011)、总RQLQ(P < 0.001)以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P < 0.001)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且时间越长,评分越低。剂量递增期间,共22例(27.5%)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反应,5例(6.3%)患者出现了全身不良反应,35剂次(3.6%)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7剂次(2.8%)的局部不良反应和8剂次(0.8%)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屋尘螨4周集群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的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 综述
    孙璇, 蒋慧, 常伟
    新医学. 2024, 55(9): 751-7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11
    摘要 (130) PDF全文 (151) HTML (112)   可视化   收藏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共价环结构的多功能非编码RNA,它们在细胞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尽管目前对CML中circRNA的研究尚不全面,但已有证据显示circRNA在CML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综述了circRNA在CML中的作用,特别关注其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性中的作用,并探讨了circRNA在CML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潜力,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circRNA在CML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论著
    张禹, 邹家莉, 李晓洁, 王兵, 李洁, 石国凤, 周谊霞
    新医学. 2024, 55(8): 594-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8.002
    摘要 (130) PDF全文 (171) HTML (11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平法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 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AS等级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MAS等级较对照组低(P均< 0.05)。2组治疗后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肌肉痉挛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有较好疗效。

  • 论著
    陈晓玲, 黄向贵, 周泳宜, 罗立荣, 黄为民
    新医学. 2024, 55(6): 437-4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6.006
    摘要 (129) PDF全文 (286) HTML (8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宫内高血糖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11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根据孕期血糖情况分为宫内高血糖暴露组(55例)和无宫内高血糖暴露组(57例),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差异。随访1年,比较2组婴儿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婴幼儿喘息等的发生率,分析宫内高血糖对新生儿免疫力及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结果 2组新生儿脐带血IL-1β、IL-2、IL-6、IL-8、IL-10、IL-12、TNF-α质量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宫内高血糖暴露组新生儿脐带血IL-4质量浓度为(30.180±8.648)pg/mL,高于无宫内高血糖暴露组的(22.500±10.100)pg/mL(P < 0.05);随访1年,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34.7%)有高于无宫内高血糖暴露组(24.0%)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宫内高血糖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4质量浓度有一定影响,这或许能为今后过敏性疾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 指南与共识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新医学. 2024, 55(8): 581-5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8.001
    摘要 (122) PDF全文 (147) HTML (118)   可视化   收藏

    尿路感染是肾脏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为了进一步降低肾脏移植术后受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中国肾脏移植术后受者尿路感染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证受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肾脏移植专家和感染性疾病专家,结合我国肾脏移植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现状,并参考2022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和2019版《美国移植学会感染性疾病实践指南中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尿路感染》,从肾脏移植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分类和定义、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制定《中国肾脏移植受者尿路感染临床诊疗指南》。

  • 综述
    刘文韬, 周昕, 冯佩英
    新医学. 2024, 55(10): 828-8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10
    摘要 (121) PDF全文 (171) HTML (109)   可视化   收藏

    皮肤癣菌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全球患病率高达20%~25%;而过敏性疾病在全球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也高达10%~45%。近年来,皮肤癣菌与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陆续被报道,而皮肤癣菌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真菌过敏原研究现状、皮肤癣菌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报道以及皮肤癣菌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机制等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皮肤癣菌病与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 论著
    李海凤, 张萍萍, 李云艳, 陈壮桂, 钟贵芳
    新医学. 2024, 55(7): 512-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04
    摘要 (120) PDF全文 (162) HTML (10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发热患儿的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对预测川崎病(KD)发病风险的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设计,基于某三甲医院大数据平台,收集432例0~16岁发热患儿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其血清A/G的四分位数及中位数将其分为4组,分析A/G与发热患儿K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432例发热患儿KD的总发病率为14.4%(62/432)。A/G与KD的发病呈负相关,每增加0.1的A/G,KD的发病风险降低18%(OR=0.82,95% CI 0.76~0.88, P < 0.001)。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及生化指标的患儿,A/G与KD发病之间的负相关趋势均一致。结论 A/G可能是预测发热患儿KD发病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随着A/G的上升,KD的发病风险逐渐降低。这一发现对KD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综述
    苗懿, 董强利
    摘要 (118) PDF全文 (113) HTML (120)   可视化   收藏

    青少年抑郁障碍不仅与青少年自身的问题性手机使用有关,还与父母频繁使用手机的低头行为相关,后者可能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和自尊水平间接增加其抑郁风险。文章着眼于探讨青少年手机使用方式以及青少年父母高频率使用手机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影响,同时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建议通过技术干预、学校社区及社会层面就问题性手机使用对青少年抑郁障碍进行综合预防,旨在为早期发现及提升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 论著
    蔡王精, 檀卫平, 邱坤银, 张碧红
    新医学. 2024, 55(8): 617-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8.005
    摘要 (117) PDF全文 (139) HTML (11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感染)导致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结核感染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因结核感染引起血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血管炎”“结核感染”和“儿童”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以“vasculitis”“tuberculosis infection”和“child”为关键词检索和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因反复发热伴局部疼痛入院,完善血管超声提示相应部位血管壁弥漫性增厚或异常回声,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阳性,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确诊结核性血管炎,抗结核治疗后血管病变痊愈。文献报道,结核感染引起的血管炎以主动脉扩张或瘤样变为主,也可以累及视网膜、脑血管等,抗结核治疗对这类血管病变有效。结论 结核感染可引起血管炎,不同大小的动静脉均可能受累。临床上对于较长时间发热伴局部疼痛的患儿,应进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及血管超声检查,防止漏诊、误诊。

  • 论著
    向青, 曹键, 罗涛, 朱璇, 覃杰, 郭亚豪, 黎超
    新医学. 2024, 55(9): 685-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02
    摘要 (116) PDF全文 (144) HTML (9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80 kV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心脏CCTA检查的60例患者按扫描方案分为100 kV组(A组,n = 30)和80 kV组(B组,n = 30)。A组采用60% 权重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Veo(ASIR-V)算法(A-AV60)、DLIR算法(A-DLIR);B组采用DLIR算法(B-DLIR)。记录2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将感兴趣区(ROI)分别置于主动脉根(AR)、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同层胸前脂肪区域,记录各ROI的CT值、噪声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2组经2代冻结技术后的原始轴位、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重建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并且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结果 B组较A组ED降低45.14%。B-DLIR中AR、LAD、LCX、RCA的CT值均高于A-AV60及A-DL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A-DLIR与B-DLIR相比,AR、LAD、LCX的噪声值相近,仅在RCA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LIR与B-DLIR的噪声值均小于A-AV6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A-DLIR与B-DLIR中AR、LAD、LCX、RCA的SNR、CNR相近,均高于A-AV60(P均< 0.05)。B-DLIR主观图像质量平均分高于A-AV60(P < 0.05),但低于A-DLIR(P < 0.05)。A-DLIR与B-DLIR的清晰度、伪影、小分支可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在CCTA检查中,采用80 kV DLIR算法有助于获得质量更优的图像,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且可减少有效辐射剂量。

  • 综述
    鲜墨, 胡秋蓉, 王万钧, 陈如冲, 李靖
    新医学. 2024, 55(10): 835-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0.011
    摘要 (114) PDF全文 (147) HTML (103)   可视化   收藏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反复发作的瘙痒和湿疹样皮损,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AD的患病率在中国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多种空气污染物可通过氧化应激等多种机制损害皮肤屏障,增加AD的患病风险。饮食、过敏原等多种暴露因素也通过不同机制对AD的发生和进展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等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加重AD病情。肥胖与AD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中。AD影响因素和机制的多样性提示需综合考虑多因素的初级预防策略。

  • 论著
    焦鹏, 张博文, 祝海, 侯四川
    新医学. 2024, 55(8): 601-6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8.003
    摘要 (113) PDF全文 (142) HTML (10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肾恶性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分级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因恶性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一般信息、手术及治疗相关数据、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记录等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AKI及AKI程度分为非AKI组、AKI 1期组和AKI 2期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肌酐对肾恶性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503例肾恶性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其中非AKI 378例(75.1%),AKI 1期83例(16.5%),AKI 2期42例(8.3%)。AKI 1期组中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术前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体质量指数与非AK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AKI 2期组中性别构成、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R.E.N.A.L.评分、术前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BMI与AKI 1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包括BMI、高血压、糖尿病、术前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发生AKI 2期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和R.E.N.A.L.评分(P均< 0.05)。血清肌酐对AKI和AKI 2期的诊断截断值分别为23.29、39.88 mmol/L,灵敏度分别为98.1%、99.8%,特异度分别为81.3%、89.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0.974。结论 恶性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AKI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术前48 h内血清肌酐变化值、肿瘤体积、热缺血时间、BMI,AKI 2期的影响因素还有性别和R.E.N.A.L.评分,临床医师应早期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AKI发生率及减轻损伤程度。

  • 论著
    黎超, 陈优美, 段亚妮, 陈耀萍, 陈秀珍, 覃杰
    新医学. 2024, 55(11): 853-8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11.001
    摘要 (110) PDF全文 (91) HTML (9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2种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生成腹部影像学报告方面的表现,并与人类医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腹部CT和MRI检查的300例患者的影像学报告。使用生成式AI模型ERNIE 4.0和Claude 3.5 Sonnet对300例患者的影像学所见重新生成影像学报告,由5名放射科医师采用五点Likert量表(1表示强烈不同意,5表示强烈同意)评估其完整性、准确性、表达、幻觉和无修改接受度。采用Friedman和Nemenyi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生成式AI与人类医师的表现差异。结果 研究共纳入300例患者的影像学报告。在完整性方面,Claude 3.5 Sonnet与人类医师相当,均优于ERNIE 4.0 [(4.86±0.37)分 vs.(4.76±0.46)分 vs.(4.40±0.64)分,前两者比较P = 0.20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P均< 0.01]。在准确性方面,人类医师优于2种AI模型[(4.96±0.22)分 vs.(4.66±0.57)分 vs.(4.69±0.57)分,前者与后两者比较P均< 0.01]。在无修改可接受度方面,Claude 3.5 Sonnet与人类医师相当,均优于ERNIE 4.0[(4.64±0.53)分 vs.(4.69±0.54)分 vs.(4.30±0.59)分,前两者比较P = 0.595,前两者与后者比较P均< 0.01]。在表达和幻觉上,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Claude 3.5 Sonnet生成的影像学报告与人类医师水平相当。这提示先进的生成式AI有潜力辅助人类医师的工作,有助于提高效率并减轻认知负担。

  • 主编观点
    杨钦泰
    摘要 (109) PDF全文 (100) HTML (114)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蔡家乐, 闻立平, 何敏
    新医学. 2024, 55(8): 663-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8.011
    摘要 (106) PDF全文 (102) HTML (100)   可视化   收藏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治疗方法,尿道狭窄是TURP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无论采用何种术式治疗BPH均不能完全避免尿道狭窄发生,对患者排尿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排尿功能。对于BPH行TURP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手段与其他病因所致的尿道狭窄相同,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不同类型手术的近期、远期效果有明显差异,且适应证人群也有严格限制。文章总结了BPH行TURP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状况和外科治疗方式,以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论著
    高方方, 范平明, 吕鹏飞, 韦长元, 江朝娜
    新医学. 2024, 55(9): 708-7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05
    摘要 (105) PDF全文 (128) HTML (9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34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按术式进行分组,其中腔镜手术组92例、开放手术组252例。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调查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的差异。结果 2组的FACT-B条目“我满意我的性生活”“我能工作(包括家里工作)”“我的工作(包括家里工作)令我有成就感”“我感到在性方面有吸引力”“我仍能感到像一个女人”“我担心紧张对我的疾病造成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腔镜手术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其余条目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接受腔镜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

  • 论著
    董庆华, 尹建运, 苏杭, 黄莉, 倪倩
    新医学. 2024, 55(7): 520-5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05
    摘要 (104) PDF全文 (130) HTML (8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对 SMP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0月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重症组(MPP组,n = 45例)和重症组(SMPP组,n = 39)。采用ELISA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分别收集SMPP组患儿的患侧肺及健侧肺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检测BALF中NETs质量浓度。结果 MPP与SMPP患儿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MPP组患侧肺BALF中的NETs质量浓度高于健侧肺(P < 0.001)。SMPP组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高于BALF(P < 0.001)。血清中NETs质量浓度预测SMPP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 AUC)为0.892(95%CI 0.810~0.963,P < 0.001),灵敏度为 0.821,特异度为 0.875,截断值为17.24 ng/mL;血清中 NETs联合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预测SMPP的ROC AUC为0.974 (95%CI 0.946~1.000,P < 0.001),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950。结论 MPP患儿中过度激活的NETs可能与SMPP的发生及SMPP的局部肺损伤有关。检测MPP患儿血清中NETs、CRP、LDH水平可有效预测 SMPP,其中以联合预测的效能最优。

  • 论著
    杨乔焕, 黄惜华, 梁振宇, 李惠怡, 许德博, 孟琼
    新医学. 2024, 55(7): 527-5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06
    摘要 (104) PDF全文 (114) HTML (8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采用肺部超声(LUS)十二分区法指导下的体位管理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6例胎龄>36周且纠正胎龄<44周、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LUS指导下的体位管理组(治疗组)和常规体位管理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干预后第3日、第7日的LUS变化情况(以LUS十二分区法评分评估)以及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2组患儿在干预前背部和肺部LUS评分高于前胸和侧胸评分(P均<0.05)。干预后第7日,治疗组的背部LU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但背部LUS评分高于前胸及侧胸,侧胸LUS评分高于前胸(P均<0.001)。治疗组干预后第7日的LU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并且低于干预前及干预第3日的LUS总评分(P均<0.001)。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LUS十二分区法指导下的体位管理有利于促进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论著
    曾慧仪, 郭娟娟, 刘丹丹, 蔡纯, 娄蕾, 鲍俏, 冯周善, 张刚
    新医学. 2024, 55(7): 565-5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7.011
    摘要 (103) PDF全文 (135) HTML (7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TANEC)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接受手术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TANEC组与非TANEC组,对2组的临床特征、母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预后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ANEC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与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这些因素对TANEC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51例患儿,其中TANEC组13例、非TANEC组3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NEC患儿的出生体质量、阿普加评分、胎龄、输血次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输血次数、血红蛋白水平是发生TANEC的影响因素(P均< 0.05)。ROC曲线验证输血次数的AUC为0.882(95%CI 0.794~0.969),血红蛋白水平的AUC为0.857(95%CI 0.747~0.968),两者联合的AUC为0.907(95%CI 0.822~0.992)。结论 输血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TANEC的发生相关,两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TANEC的发生。

  • 综述
    皮赛男, 李亮, 杨默, 陈友鹏
    新医学. 2024, 55(9): 745-7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4.09.010
    摘要 (102) PDF全文 (117) HTML (100)   可视化   收藏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血小板减少,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尚未被阐明。随着近年来对慢性肝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不仅与脾功能亢进有关,而且促血小板生成素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文章提出“肝源性促血小板生成素中心的肠-肝调控网络机制”的可能性,就促血小板生成素调控血小板的作用、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的生物学功能、促血小板生成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诊断,以及促血小板生成素与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